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其二)鸿禧观

停舟过桥去,两岸绿垂杨。

绕屋水为界,入门花满廊。

如今为道观,闻昔是书堂。

此意与谁说,春风湖渺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我停下船过桥前行,两岸绿柳依依低垂。
流水环绕着房屋,仿佛是分界线,进门便是满廊的花朵。
现在这里已变成道观,听说过去曾是书声琅琅的学堂。
这份感慨向谁诉说呢?只有春风下的浩渺湖面回应着我。

注释

停舟:停下船只。
过桥:走过桥梁。
两岸:两旁。
绿垂杨:绿色的垂柳。
绕屋:环绕房屋。
水为界:以水为边界。
入门:进入门内。
花满廊:走廊上开满了花。
如今:现在。
道观:道教庙宇。
昔:过去。
书堂:书房。
此意:这种感触。
谁说:向谁倾诉。
春风:春风。
湖渺茫:湖面广阔无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一座桥时所见的景色。两岸的绿色垂杨随风轻拂,给水边增添了几分生机。诗人注意到水几乎环绕着房屋,形成天然的界限,而入门处则是繁花盛开的长廊,显得宁静而美丽。诗人进一步揭示,这个地方过去曾是书堂,现在则改建为道观,岁月变迁,物换星移。

诗人感叹于历史的流转和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无人能分享。最后,他将这份感慨寄托于春风和湖面的渺茫之中,寓言般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尽遐想。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深思考。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同黄东发提举游杖锡山

十八盘头翠碧函,参差檐栋倚岩崭。

桑根已换如来座,峰顶犹存太白岩。

地有粟泥堪当饭,山无松木独宜杉。

半天图画风尘外,我有新题居士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回家

为嫌客闷转还乡,到得还乡梦转长。

密友会疏心欲折,贫家事富担难当。

秋山有态忻新雨,风叶无名怨夕阳。

此景劝君评洎取,免教诗社报凄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因閒坐偶成韵谢黄虚谷

梦曾骑马踏京华,老矣盟鸥寄水涯。

回首故人多宿草,攒眉晚节自寒花。

南风漫把初心鼓,西日难将只手遮。

犹有穷吟谁管领,何时王翰作邻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如岳上人求赋剡鹿苑寺一览阁

层檐危镇梵王宫,景物都归两碧瞳。

九万里风斯在下,三千世界本来空。

诗怀浩浩晴澜外,人事滔滔流水东。

凝伫移时还暝坐,胸中天地自玲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