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紫牡丹》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一株紫牡丹的华美与神秘。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将紫牡丹的特质与环境氛围巧妙融合,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首句“袁家仙质本无群”,以“袁家”暗指紫牡丹,将其比作仙界的珍稀之物,独树一帜,不与其他花卉相提并论。接着“绮合重楼两不分”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紫牡丹所在的环境比作华丽的宫殿,暗示其高雅尊贵的地位。
“闪电交窗香隐约,芸晖绡帐隔氤氲”两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描绘,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迷人的氛围。闪电与香气交织,芸晖(可能是指月光或烛光)透过轻纱帐幔,模糊而朦胧,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诗意。
“澄明共醉春如海,秾丽惊呼伎作云”则进一步渲染了紫牡丹的繁茂与美丽,仿佛春天的海洋般广阔,其色彩浓烈,令人惊叹不已。这里的“共醉”不仅指观赏者被其美景所陶醉,也暗含了紫牡丹自身散发出的醉人魅力。
最后,“四蕊餐来晨露下,飞裾可谒太霞君”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紫牡丹的花瓣比作餐盘,晨露象征着其清晨的清新与纯净,而“飞裾”则暗示花瓣轻盈飘逸,仿佛可以接近神话中的太霞君,进一步强化了紫牡丹的非凡气质。
整首诗通过对紫牡丹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传达了诗人对其内在精神品质的赞美与敬仰,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