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此诗描绘了一位友人即将启程前往远方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旅途生活的关切。
“朝闻游子唱离歌”,开篇便道出了朋友清晨即将离开的消息,这个“离歌”不仅是告别之曲,也充满着离愁。紧接着,“昨夜微霜初渡河”透露出天气渐凉,朋友可能会面临旅途中的寒冷和艰辛。
“鸿雁不堪愁里听”,鸿雁,即大雁的统称,它们的叫声往往令人联想到远方和离别。诗人通过“不堪”二字,传达了听到雁唳时内心的沉重与忧虑。
“云山况是客中过”,这句话更深化了旅途生活的孤独感和异乡飘零之感。山川之间,朋友将如浮云般经过,每一步都离家乡更远。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强调了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关城的树木在秋风中显得更加萧瑟,而皇宫中的砧声则是夜色渐浓的信号。
最后,“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诗人希望朋友不要太过沉迷于京城的繁华与乐趣,警示他要珍惜时光,不要让时间在无意中溜走。这里流露出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
整首诗以其深情的寄托、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远行者命运的关怀。
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
西楼对金谷,此地古人心。
白日落庭内,黄花生涧阴。
四邻见疏木,万井度寒砧。
石上题诗处,千年留至今。
此别不可道,此心当报谁。
春风灞水上,饮马桃花时。
误作好文士,只令游宦迟。
留书下朝客,我有故山期。
花宫仙梵远微微,月隐高城钟漏稀。
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籁发清机。
萧条已入寒空静,飒沓仍随秋雨飞。
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
流澌腊月下河阳,草色新年发建章。
秦地立春传太史,汉宫题柱忆仙郎。
归鸿欲度千门雪,侍女新添五夜香。
早晚荐雄文似者,故人今已赋长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