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江百咏(其四十六)灵湫

老蛟力斗死池中,山下流泉暗谷通。

风雨年年常十五,休将涓滴强邀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结合了山水和生物,以此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和循环不息的赞美之情。

“老蛟力斗死池中”一句以老蛟(即蛤蟆)的搏斗来形象地展示了生存竞争的激烈,池水中的搏斗是对生命顽强拼搏的一种比喻。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了一种面对困境不屈服的精神。

“山下流泉暗谷通”则将景象转向自然风光,山下的泉水在幽深的谷地中静静流淌,显示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这里的“暗谷”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同时也强调了自然界中的生命力是无处不在、无声却又坚韧的。

“风雨年年常十五”这句则引入时间的概念,通过对特定时段(农历五月初五)的描述来表达季节更迭和自然界的循环。这里,“十五”指的是月亮最圆满的时候,象征着事物发展的极致,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生命与自然周期性变化的一种感悟。

“休将涓滴强邀功”这句中,“涓滴”形容水流细小而持续,而“强邀功”则表达了一种强求或勉强之意。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告诫世人不要强求、勉强去做一些不必要的事情,要顺应自然的规律和节奏。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与哲理的画面。

收录诗词(131)

阮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 籍贯: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
  • 生卒年: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郴江百咏(其二十七)苏仙观

寂寂星坛长绿苔,井边橘老又重栽。

城头依旧东楼在,未见当时鹤再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郴江百咏(其八十)苏仙祠

羽节云旌事已空,旧庵今在最高峰。

拂坛不见当时竹,系马犹存旧日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郴江百咏(其四十二)坦山岩

空山夜雨鬼神愁,怪石层崖虎豹忧。

鸟道不通车马到,只供衲子羽人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郴江百咏(其三十六)孤山

瘴山蛮岭斗嵯峨,高可跻登不可磨。

万岫千岩皆阘茸,一峰孤秀不如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