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水小景

往年曾到西湖曲,雨后西山翠新沐。

苏公堤上柳枝青,苏小门前芳草绿。

画船摇曳向湖中,载得鸳鸯浦口风。

春去春来知几度,总将心事付残红。

客窗见画成今昔,湖水湖山浑咫尺。

何当重费买花钱,载酒六桥寻故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题山水小景》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山水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景与历史人文的交融。

首句“往年曾到西湖曲,雨后西山翠新沐”,开篇即勾勒出一幅雨后西湖的清新景象,西山在雨水的洗礼下,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翠绿,引人入胜。接着,“苏公堤上柳枝青,苏小门前芳草绿”两句,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人物苏东坡和苏小小的故事,使得画面不仅有自然之美,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苏公堤上的柳树青翠欲滴,苏小门前的芳草绿意盎然,这些细节的描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历史文化的致敬。

“画船摇曳向湖中,载得鸳鸯浦口风”描绘了一艘画船在湖面上轻轻摇摆,仿佛带着湖边的微风和鸳鸯的欢声笑语,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西湖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春去春来知几度,总将心事付残红”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诗人情感的寄托。春来春去,岁月更迭,诗人将自己的思绪与情感寄托于落花之中,寓意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最后,“客窗见画成今昔,湖水湖山浑咫尺。何当重费买花钱,载酒六桥寻故迹”四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想象的空间。诗人想象自己在客居他乡的窗前,通过一幅描绘西湖山水的画作,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他渴望再次回到西湖,沿着六桥,寻找那些曾经的足迹,重温那份难以忘怀的情感。这种对过去美好记忆的追寻,以及对未来重游旧地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热爱与追求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周昉折花仕女图为刘士宾赋

阳台雨过朝慵起,翠撒云鬟倦妆洗。

东君昨夜送韶光,春在花枝娇旖旎。

暖香暗袭红霞绡,沁入玉纤温不消。

麝脐龙脑避芳馥,金鸭沈檀皆罢烧。

含情欲与花神说,为诉芳心愁万结。

莫教零落五更风,蝶粉蜂黄共消歇。

形式: 古风

赠道士吴玄览

鹤斋先生鹤上仙,与余曾逢东海边。

手持昆冈绿玉杖,袖有金匮青霞编。

谓余不是红尘客,前度名当在仙籍。

夜阑抵掌论长生,笑指东方晓光白。

尔后飘然各解分,茫茫回首不相闻。

先生遍游五岳去,余亦还山卧白云。

此来忽遇吴贞节,昔事先生受真诀。

借问先生今在不,太清之上朝仙阙。

仙阙深沈隔九关,珠楼璚宇倚高寒。

中有仙人不知数,月为环佩云为冠。

蟠桃花发春漫漫,人世千年如等閒。

我将灭迹栖名山,交搆精魄营神丹。

天倾而后凋朱颜,坐视桑田成海须臾间。

形式: 古风

题澄江韩氏弥性堂卷

芙蓉城里花如簇,况有澄江秋水绿。

花间茅屋是君家,门外萦回江一曲。

长年自与世情疏,何异柴桑处士居。

竹粉晴飘围罢局,芸香昼染读残书。

我曾放迹澄江上,水墅山村遍游赏。

如何未解识君家,往事茫茫空怅怏。

君家令子仙闱郎,我忝濡毫直玉堂。

侍宴每联金屋坐,退朝常接玉墀行。

几番论旧相留恋,彷佛澄江眼中见。

令人飞梦落江南,满座秋光净如练。

披图索我为题诗,老去空惭藻思非。

勉率为君歌此曲,恍然疑接谢元晖。

形式: 古风

题烟江叠嶂图

剑关平削千山开,势掩巴蜀何雄哉。

蛟飞凤舞互争秀,中有一道长江来。

昔年鼎足曾分峙,惨淡风云屯伯气。

邓艾功勋誇一时,武侯忠义垂千世。

只今天地皆清宁,蜀江水绿山青青。

渔舟一叶三峡口,行人酾酒登夷陵。

我生踪迹留南国,未遂西游到荆益。

何当鼓棹溯瞿塘,锦官城里看山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