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郑鹏所作,名为《和徐秋官用中雨夜愁醒韵》。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雨夜愁醒时的复杂情感与深沉思考。
首联“暮云忽共再相期,客舍凄凉就卧迟。”以“暮云”为引子,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期待,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略显凄凉的夜晚场景。诗人独自在客舍中,难以入眠,表现出对宁静夜晚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无奈。
颔联“润入琴书犹未觉,寒生枕簟已先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诗人感受到外界环境的变化——雨水的滋润似乎还未被琴书察觉,但寒冷的气息却早已通过枕头和竹席传递到他的身体上,预示着夜的深沉与寒冷。这一细节描写细腻入微,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感知力。
颈联“庙堂不见茆茨漏,钟鼎宁怀畎亩饥。”则转向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诗人想象自己身处庙堂之高,却无法看到茅屋之下的滴漏,也无法关心田间地头的饥荒。这句表达了对社会不公与贫富差距的感慨,以及对底层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
尾联“广厦万间思大庇,少陵忠爱寔吾师。”诗人表达了对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的敬仰之情,认为杜甫对于国家、人民的忠诚与爱心是自己的榜样。他希望能够建造广大的房屋,庇护天下苍生,体现了诗人高尚的理想追求与社会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情感、自然环境、社会现实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