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邵宝为周秉道所绘之画作所题,以“题画寿周秉道”为题,展现了对周秉道的崇高敬意与祝福。诗中描绘了周秉道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高洁,以及其品德与智慧的光辉。
首句“郁郁顾山树,青连东海天”,描绘了一幅山林葱郁、与海天相连的壮丽景象,象征着周秉道隐居之地的自然之美和深远的意境。接着,“几家能卜世,此老夙称贤”表达了对周秉道高尚人格的赞美,认为他早就是众人公认的贤者。
“大隐非居市,长生不问仙”进一步强调了周秉道的隐逸生活并非远离尘嚣,而是心灵上的超脱,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与永恒的生命。接下来的诗句“骑迎侯子左,鞭让祖生先”则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周秉道待人接物的谦逊与礼让,体现了他的君子风范。
“兰已充佳佩,芹将荐御筵”运用了比喻手法,以兰花和芹菜象征周秉道的高洁品质和对生活的贡献。而“舟横江北渚,剑倚斗南躔”则描绘了周秉道的生活环境与情趣,既有山水之乐,又有文士之雅。
“传业书签万,生涯食指千”表现了周秉道在学问上的深厚造诣和生活中的简朴,体现了他既注重精神追求又不脱离实际的智慧。接下来的诗句“初心三岛日,晚兴五湖烟”则通过时间的对比,表达了对周秉道一生追求与成就的赞叹。
“榻下欣留客,旌招耻赴田”展现了周秉道好客与淡泊名利的性格,即使在家中也愿意接待客人,而不屑于世俗的功名。最后,“慕亲题感怙,怀世赋思玄”表达了对周秉道孝顺父母、关心世事的深情,以及对其思想深度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周秉道生活场景、性格特点、道德品质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以及其高尚的人格魅力。邵宝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周秉道的崇高敬意,也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