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雨我来频,忆昨宵宾簋朋尊,屏后捣重阳菊叶;
佩环仙去早,祝来岁绣绷文褓,墓前拜寒食梨花。
此挽联以凄婉之笔,悼念亡者,情感深沉。上联“风雨我来频”开篇即渲染了哀伤氛围,风雨象征着逝者的离世,而“频”字则强调了悼念的频繁与深切。接着,“忆昨宵宾簋朋尊”回忆了生前的欢聚时刻,宾簋朋尊,皆是宴饮之物,此处借以表达对亡者生前聚会的怀念。“屏后捣重阳菊叶”则描绘了重阳节时捣制菊花糕的情景,暗含了对亡者在节日中缺席的感慨。
下联“佩环仙去早”承上启下,以“佩环”比喻亡者,仙去早则表达了对亡者过早离世的惋惜之情。“祝来岁绣绷文褓”预想来年,希望亡者的孩子能健康成长,绣绷文褓,寓意着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和期待。“墓前拜寒食梨花”则将悼念场景置于清明时节,梨花盛开,既为自然美景,也象征着哀思的纯洁与永恒。
整联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对亡者的深切怀念,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情感真挚,哀而不伤。
不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综一代典,成一家言。
仙去何之,烧鼎白云栖断壑;
神伤已甚,著书黄叶冷空山。
洞辟几时,问孤松而不语;
云飞何处,输老鹤以长闲。
江胡罗诸公与之研究,曾左李诸公与之引伸,抱满腔为国得人实心,鼓策贤才,推暨百年此老力;
千万言苦口不计毁誉,七万里孤忠不计利害,是平日读书养气特识,辟通声教,隐窥三代大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