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明暗变窗色,萧骚翻树声。
闭门无所诣,高枕有馀清。
枥马正局迹,韝鹰多远情。
分明动秋兴,似欲恼潘生。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景象与诗人内心感受的细腻融合。首句“明暗变窗色”,以窗户为视角,捕捉到雨天光线变化的微妙,暗示外界环境的动态与复杂。接着“萧骚翻树声”,通过树叶在风雨中的摇曳声,进一步渲染了雨中的氛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意境。
“闭门无所诣,高枕有馀清”两句,表达了诗人独自静居,远离尘嚣的心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心灵得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清静,仿佛是雨中的避风港。接下来,“枥马正局迹,韝鹰多远情”则运用了对比手法,马儿在圈栏内徘徊,象征着束缚与无奈;而猎鹰翱翔于天空,象征着自由与追求。这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现实与理想的思考。
最后,“分明动秋兴,似欲恼潘生”两句,点明了诗人的感怀。秋天的景象触动了诗人的思绪,引发了他对人生、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这里的“恼潘生”可能是指激发了诗人如同潘岳(字安仁)那样对人生、季节更迭的感慨与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中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宋诗中常见的对自然与人生的哲思。
不详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小径入村坞,风帘拂暮霞。
桃源还可宿,樽酒亦容赊。
举眼青山秀,随松白露斜。
寻常出郊少,未醉莫还家。
秋风埽飞叶,客子鬓垂斑。
好事烦携酒,怀情惬闭关。
坐看凉月堕,醉送暮鸿还。
后日相思意,萧萧丛菊间。
朱桥柳映潭,忽见似江南。
风物依然是,登临昔所谙。
犬声寒隔水,山气晚成岚。
留恨无人境,幽奇不尽探。
良闰百年逢,佳辰献岁同。
春应随北斗,天与缓东风。
柳带参差翠,花英点染红。
韶华供醉眼,未负黑头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