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名为《伯威和章记祥符定交云尔蕃之次韵曾未及此再用韵作二首后一首重寄伯山尚留太和伯威诗乃去腊既望写四月晦蕃始得之》(其二)。在诗中,诗人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
首联“不作山王咏,故闻嵇阮流。”开篇即以典故引入,山王、嵇阮皆为古代文人雅士的象征,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虽未能如古人般吟咏山水,却依然能感受到他们那份超然物外的情怀。接着,“龙渊失珍袭,猿木悔穷投。”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龙渊失去珍贵的宝物,猿木因穷困而后悔投向他处,暗喻友情的失落与怀念。
“子句成江阁,余怀限戍楼。”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子句(子时的诗句)仿佛成了江边的阁楼,而自己的思绪则被限制在了边防的城楼之中,无法自由地与友人相聚。最后,“碧云嗟暮合,黄发诵归休。”以黄昏时分的碧云和老人诵读归家的场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静好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早日归来、共享天伦之乐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赵蕃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将个人的思绪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