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萧拙脩年兄

传道螺川信,高天未可呼。

典型捐物望,肝胆失吾徒。

强仕通金马,清心比玉壶。

兰风朋好洽,鼎望野朝孚。

鸥鸟狎相伴,鹓班间一趋。

棘闱收誉髦,玉署想楷模。

燄赫非难致,清贞肯受濡。

鸿冥谢弋慕,鹏徙托南图。

白下虚真气,湘潭有大夫。

朝方新物色,瓯已卜师儒。

赉弼天心杳,修文地下需。

苍茫凶问远,萧瑟客怀孤。

未竟青云业,俄惊白日徂。

相舂绝邻里,流涕满街衢。

忍策巨卿马,聊陈孺子刍。

千秋哪复问,双眼不禁枯。

寂寂高山曲,人琴已两亡。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挽诗《挽萧拙脩年兄》是明代诗人李孙宸为悼念友人萧拙脩所作。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缅怀之情。

首联“传道螺川信,高天未可呼”以螺川为引,暗喻逝者生前的高尚品德和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无法再听到其教诲的遗憾与无奈。

颔联“典型捐物望,肝胆失吾徒”点明逝者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如同典范一般,失去这样的朋友让人心生悲痛。

颈联“强仕通金马,清心比玉壶”赞美逝者在仕途上的成就与内心的纯净,将他比作通达金马的官员和清澈如玉的壶,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其人格魅力。

尾联“苍茫凶问远,萧瑟客怀孤”则直接抒发了对逝者离世的哀伤之情,以及由此带来的孤独感。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以及对其离世后留下的情感空白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哀悼之情。

收录诗词(1242)

李孙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寓冲虚观作

浮来蓬岛定何年,秀出芙蓉片片鲜。

世界风尘无此地,山中丘壑别藏天。

遥凭仙路如堪往,初入玄都暂借眠。

丹灶尚留仙令迹,铜龙还自羽人传。

天边鸾鹤霞齐度,洞口桃花秋亦然。

藜杖每扶朝雨后,樵歌多到晚钟前。

纵无仙骨宁甘俗,说甚尘心不尽捐。

朋好洽来无约束,水云到处恣留连。

坐忘雾色侵筵几,静有泉声送枕边。

岁月长留峰四百,沧桑曾阅世三千。

觉来十载长安路,何似兹游数日缘。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渡江重游燕子矶弘济寺诸胜

片帆风渡大江平,绀宇参差入望明。

旧识名山曾有路,重来迁客不胜情。

烟霏古洞衣裳湿,云拥丹梯杖屦轻。

坐石每移松顶日,步林时听柳阴莺。

满天灏气孤亭矗,万顷湖光一艇横。

望望蜃楼开市远,飞飞燕子结巢成。

禅堂寂寞传钟响,芦岸萧条起篴声。

王谢风流尘土没,齐梁台殿莽烟生。

露薄瑶草春长驻,风落昙花雨亦晴。

自爱江山长不改,只怜人代浪推萍。

形式: 排律

初秋同林少宰罗司成游鸡鸣山

凉雨初收景乍妍,客裳沾洒思翛然。

招携同叩鸡鸣寺,眺望仍登鹫岭巅。

霜落渚莲秋万顷,风归巢鹤树千年。

萧王香殿埋芳草,宋苑经台起暮烟。

两度宦游供汗漫,六朝风物足留连。

金门一别星辰隔,白下同来岁月偏。

簪绂未妨仙吏傲,酒杯宁负远公缘。

尚怜泽雉樊中啄,终儗冥鸿人外骞。

丹灶罗浮砂未改,金书衡岳鸟还传。

武陵不是人间世,好共他年访列仙。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落第后齿病自嘲

何解唇亡苦,还侵藿食夫。

谈天舌尚在,尝胆事虚无。

嘘吸乾坤妒,呻吟风雨孤。

廿年怜犬马,消渴总江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