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其六)

甑头云子喜尝新,红嚼桃花白嚼银。

笑杀官人浪驩喜,村人残底到官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甑头云子喜欢品尝新鲜事物,红色的是桃花,白色的是像银子一样的东西。
嘲笑那些官员过分欢喜,因为村民们几乎没有什么能供给他们。

注释

甑头云子:可能指一种食物或者珍贵的食材。
尝新:尝试新的食物或体验。
红嚼桃花:桃花可能是食物或者比喻鲜艳的颜色。
白嚼银:形容食物洁白如银,也可能比喻珍贵。
官人:古代对官员的称呼。
浪驩喜:过分欢喜,轻浮地高兴。
村人:农村的人们。
残底:剩下的少,几乎无余。
到官人:供给给官员。

鉴赏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甑头云子喜尝新"中的“甑头”指的是锅盖或蒸锅,"云子"意指粽子,这里特指新鲜出炉的粽子,"喜尝新"表达了对新鲜粽子的喜爱和期待。接下来的"红嚼桃花白嚼银"则形象地描绘了桃花和粽子之间颜色的对比,其中“嚼”字用得极为生动,既形容了食物的色泽,又暗示了一种细腻而深入的品尝过程。桃红似火,而粽子的白色则如同银光一般,这种对比不仅美化了景象,也增添了一份诗意的氛围。

"笑杀官人浪驩喜,村人残底到官人"这两句,则转换了语境,从描写自然美景转向了描绘人物情感。这里的“笑杀”并非真正的嘲笑,而是形容一种无可奈何却又不失欢愉的情状。“官人”在此处很可能指代某种身份或地位较高的人物,“村人残底到官人”则表明了乡间百姓对这份喜悦的传递,似乎他们将这份欢乐与粽子一同送到了这些“官人”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初秋时节的山居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乡间百姓喜悦心情的传递,诗人巧妙地展现了一个简朴而充满欢乐的农村生活画卷。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其二)

蚤起翻成坐睡昏,鹊声唤我步前轩。

竹扉日隙针来大,射壁千千弹子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其九)

独对秋筠倒晚壶,喜无吏舍四歌呼。

柳梢一壳兹缁滓,屋角双斑谷古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其一)

暑入秋来午更强,风排雨遣晓差凉。

如何绕砌千枝蕙,只是开门一阵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其三)

暑后花枝输了春,杂英小巧亦忺人。

素馨解点粉描笔,金凤爱垂鸡下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