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悲二木》。诗人通过描写孤松与双柏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感慨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首联“偃盖孤松挺北轩,亭亭双柏寝堂前”,以“偃盖”描绘孤松的姿态,虽不枝繁叶茂却挺拔独立;“亭亭”则形容双柏高耸入云,姿态优雅地站立在寝堂之前。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孤松与双柏各自独特的风采。
颔联“干霄夭矫苍龙上,当户阴森翠幄圆”,进一步描绘了孤松与双柏的生长环境和形态。孤松如同苍龙般直冲云霄,展现出其坚韧不屈的生命力;而双柏则在门前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仿佛翠色的帷幕,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树木的形态,也暗示了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颈联“百岁生成犹易蘖,近时栽葺欲谁怜”,诗人由树木的成长联想到人生的历程。树木百年成材,虽不易但终能实现其价值;而近期栽植的树木,虽然得到了照料,却未必能获得同样的关注与珍惜。这一联表达了对生命成长过程的感慨,以及对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尾联“居官好恶宜加谨,诗拙徒思警后贤”,诗人将自然界的景象与官场的人事相联系,提出在处理政务时应谨慎行事的建议。同时,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的诗歌或许不够精妙,但仍希望以此警醒后来的贤者,体现了其谦逊而又深思熟虑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孤松与双柏的描绘,抒发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生命成长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