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一首

杯杓何人执其咎,胁胁卑卑十年臭。

邂逅琼枝解渴心,京洛岂尝开豆蔻。

博山沈水烧春昼,采英撷萼春风手。

九回虿卷纡馀秀,尺六仙围楚宫瘦。

痴狂无限热肝脾,盛诧樱桃比垂柳。

槁木寒灰不二门,禅功道力何妍陋。

形式: 古风

翻译

谁在掌管这杯勺之责,十年来卑微受苦无人知。
偶然遇到佳人如美玉,京城洛阳从未见过这样早熟的少女。
春日午后,博山炉中沉香烟袅袅,春风中采摘花蕊的手多么轻柔。
如同九曲蛇蝎般曲折的美,尺六仙子般的清瘦身影,楚宫中的寂寞。
痴迷疯狂的热情燃烧着肝肠,樱桃的艳丽被比作垂柳的柔美。
枯木寒灰,非此二境可言,禅修与道行的高低何其鲜明。

注释

咎:过失,责备。
胁胁:形容卑微受压。
邂逅:偶然相遇。
豆蔻:女子十三四岁的代称,此处指少女。
博山:古代的一种香炉。
采英撷萼:采摘花朵。
九回:形容曲折多变。
尺六:形容女子身材修长。
楚宫:泛指古代宫殿。
痴狂:极度迷恋。
热肝脾:形容情感热烈。
槁木寒灰:比喻心境冷寂,超脱物外。
禅功道力:佛教修行的功夫和道家的修为。
妍陋:美好与丑陋,这里指修为的高下对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籀的《维摩诘一首》,通过对“杯杓”、“胁胁”等意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内省的情感氛围。诗人以“何人执其咎”表达对过错的反思,而“胁胁卑卑十年臭”则暗示了长期的困境和苦涩。接下来,“邂逅琼枝解渴心”象征着意外的慰藉,但又指出这种慰藉在京洛之间并不常见,如同豆蔻未开。

诗人进一步通过“博山沈水烧春昼”和“采英撷萼春风手”描绘出精致的生活场景,然而“九回虿卷纡馀秀”和“尺六仙围楚宫瘦”则显露出一种曲折与清冷,暗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诗人将情感推向高潮,称“痴狂无限热肝脾”,并以樱桃与垂柳作比,表达热烈而执着的情感。

最后两句“槁木寒灰不二门,禅功道力何妍陋”则揭示出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将个人情感与佛教禅宗的寂灭观念相结合,表达了对世间繁华与内心宁静的对比,以及对道行修为的审视。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展现了苏籀独特的诗歌风格。

收录诗词(323)

苏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斋即事一首

炽炭雪窗尘简编,慵偎毳被藉粗毡。

卯晨呵笔冰胶研,乙夜横琴冻折弦。

郁郁烹鲜具羹戛,浮浮炊餗忍馋涎。

鬻薪清爨庖丁粗,鼎俎逾时不解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黄筌画金盆鸽孟蜀屏风者也一首

孟氏观阙尝鲜新,虬虬栱桷翔青冥。

可怜当年百事足,鬼眼未遽窥高明。

铺首仓琅百楼耸,宝帘珠带关银屏。

风台露榭敞锦缬,朝朝暮暮吹竽笙。

鹅溪白茧冰雪清,黄史舐笔研丹青。

屏间观者诚粲者,醉颊融煖兰膏匀。

金槃滴取宫桃露,点?铅朱三昧处。

融怡宿粉晕娇红,一片辞枝三月暮。

妙趣忘言心独睹,花好更教宫女妒。

綵翎降趾戏宫廷,啄哺驯和谢笼籞。

蹠石窥盆刷羽仪,天乐凤箫鶱欲举。

智者创物仁者守,何嗟及矣何追咎。

当时高岸尚微茫,零落萍蓬入谁手。

华堂粉壁倚叉竿,五十年前亡是叟。

细说盈亏阅今古,我曹知爱当知恶。

此间风韵出成都,花上杜鹃啼最苦。

见之坐右久弥新,咄咄庸工难与语。

形式: 古风

寒夜

铁檠知漏永,熠耀照蚍蜉。

三策遗当世,一封陈厥谟。

甫田须疾耒,巨浸想乘桴。

应猝诚乖用,何名道不诬。

形式: 五言律诗

游服者二绝(其一)

墨绿螺青金翠耀,鬻讴沽笑泥娱遨。

兹辰傥卜吾髯夜,陶写醉醒双凤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