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其二)答王西园见赠之作

丁巳之春,我来沪渎,喜遇西园。

念当日闻声,有如日下,今朝高会,竟在云间。

江薛才华,庾徐藻采,所著佳文是偶言。

笺题外,有吹蓬小令,折竹新篇。桃花初涨平川。

又风起城头扑柳绵。

自画阁摊书,谈深烛下,闲堂赠妓,肠断樽前。

两次三番,风晨雨夕,是处相逢非偶然。

沟头水,问东西会合,知在何年。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词是清代词人毛奇龄对友人王西园的答赠之作,以丁巳春天游历沪渎并与西园重逢为背景。词中表达了词人对昔日相识的怀念,以及对当前聚会的惊喜之情。"江薛才华,庾徐藻采"赞美了友人的才情,"吹蓬小令,折竹新篇"则暗示了他们的文学交流。接下来,词人描述了与友人在桃花盛开的平川、画阁夜谈的场景,以及与妓女的深情告别,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词的后半部分,词人感慨时光流转,多次相逢并非偶然,而沟头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询问何时才能再次相聚,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三)送叶天乐游吴门

凉月衔云,清风出谷,秋满人间。

况出水芙蓉,诗篇绝丽,环溪修竹,酒兴将阑。

子羽湖头,伯通桥畔,好友相思尝往还。

扬舲去,见停来顾渚,望去吴关。横塘暑气将残。

更微雨初过销夏湾。

只陂有鸡栖,人归画舫,丘当虎去,寺在青山。

畴昔曾游,石城深处,夜月清樽酹未干。

歌词罢,向旗亭试听,可有双鬟。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四)题阎容庵青溪传后

桃叶堤边,琵琶巷里,人字青溪。

本博陵旧氏,愁窥燕幕,汾阳公子,共听乌啼。

春寒愁又度,落尽东园几树梨。

空回首,正江南烽火,塞北征鼙。相誓盈盈两地。

奈仙源鸡犬望后都迷。

况渚下书沉,误排雁影,章台人去,遗恨桃枝。

隔巷空还系臂,便钿合金钗何处思。

只蛮笺数幅,堪付新词。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贺新郎.萧山县署赘婿词

正河阳花满。秋水芙蓉,艳红如剪。

赘婿淳于千里至,早已题诗齐苑。

喜今日、光生银管。

古署催妆开锦席,看一堂、紫罽铺香软。

双盏暮,酌来浅。万条红烛烧将短。

更庭前、几行画扇,遮来宛转。

洗马文章当日事,乐令风流不远。

况种得、蓝田琼琬。

最羡今宵乘凤处,听秦台、几曲箫声缓。

乌鹊到,喜何限。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满庭芳(其一)南园公宴即事

初过清明,才逾上巳,群贤高会南园。

花岩接槛,洞口泻红泉。

移得竹厨竹里,雕栏曲、杂坐金钿。

擎觞至,红儿娇小,犹弄剪刀钱。

楼前争作伎,枰楸壶竹,游咏依然。

看玉钗纷絓,芗泽微传。

醉煞兰亭旧侣,华灯外、新月纤纤。

当筵赋,园如金谷,人似永和年。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