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折杨柳》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灞陵桥边的场景,以及与之相关的女子形象,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哀愁氛围。
首句“送客灞陵桥”,点明了地点和事件——在灞陵桥上送别友人。接着,“娼楼雪未消”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尚未融化的雪比作娼楼,既描绘了冬日景象,也暗含了对过往繁华的回忆或感慨。
“当垆年少女,十五正娇娆”两句,聚焦于一位十五岁的少女,她正在酒肆中为客人服务。少女的青春活力与美貌,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柳叶如垂手,杨枝似舞腰”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物,柳叶如同少女垂下的双手,杨树枝条仿佛在跳舞般轻盈,这些形象的比喻不仅美化了自然景色,也寓意着青春的美好与活力。
最后,“相看不忍别,折赠最长条”表达了送别时的不舍之情。在即将分别之际,人们相互凝视,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悲伤。为了纪念这段友情,他们折下了一根最长的柳条作为赠礼,寄托了对未来的思念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深情与哀愁,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