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秋季九月,诗人前往五台山明智院游览的情景。首句“时过九月秋”点明时节,秋天的氛围已然浓厚。接着“来作上方游”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
“林瘦霜凋叶,钟鸣风满楼”两句,通过“林瘦”、“霜凋叶”描绘了秋日林木萧瑟的景象,而“钟鸣风满楼”则以钟声和风声衬托出寺庙的宁静与庄严,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五台新月上,一洞暮云收”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景色,新月升起,暮云散去,展现出一种清冷而又神秘的美。这种景象不仅令人赏心悦目,也引发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夺利争名者,宁知此地幽”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利的反思,与前文的自然美景形成对比,强调了心灵的平静与内在的追求远比外在的名利更为重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