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晓光初入右银台,鸳鹭分班启沃来。
如水如鱼何际会,尽言金鼎得盐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和凝的作品,属于宫廷生活的描绘。诗中通过对早晨光线、水鸟活动以及宫女聚会的细腻描述,展现了皇宫内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晓光初入右银台"一句,以"晓光"指代清晨的阳光,用"初入"表达时间之早,用"右银台"则可能是指某处建筑的名字,设想为宫中的某个高台或楼阁。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象,也寓含了朝气蓬勃、日新月异的意境。
接下来的"鸳鹭分班启沃来"则是对水鸟活动的刻画,"鸳鹭"即为水鸟的一种,"分班"暗示着它们或许按照某种规律在水面上分布开来。"启沃"意味着它们开始了某种交流或者叫唤,这里可能是指早晨水鸟的叫声。
第三句"如水如鱼何际会"则是诗人对景致的一种比喻和质疑,表达的是水面上的倒影与水中的鱼儿难以分辨,是在询问它们相遇的边界。这里通过这种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观自在的意境。
最后一句"尽言金鼎得盐梅"则可能是在比喻宫中女性间的交流或是某种秘密的交换。在古代,"盐梅"往往用来比喻隐秘之事,而"金鼎"则象征着高贵和珍贵。这里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对那种私密而又尊贵交流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远的意境传递,展现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处理。
不详
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
立名金马近尧阶,尽是家传八斗才。
麻尾尚犹龙字湿,便从天上凤衔来。
狻猊镇角舞筵张,鸾凤花分十六行。
轻动玉纤歌遍慢,时时偷眼看君王。
边藩开宴贺休征,细仗初排舜日明。
坐定两军呈百戏,乐臣低折贺升平。
碧罗冠子簇香莲,结胜双衔利市钱。
花下贪忙寻百草,不知遗却蹙金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