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燕

轻寒阵阵欺花困。半袅垂杨,乍笼馀恨。藏微晕。

罗巾愁湿妆前认。傍帘栊、花影堆闷。香消损。

东风几负春信。凭谁讯。平波正远怜双鬓。

形式: 词牌: 越江吟

鉴赏

这首《瑶池燕》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里花木扶疏、轻寒袭人的景象,以及女子对时光流逝、春信难觅的感慨。

首句“轻寒阵阵欺花困”,以“轻寒”开篇,点明了季节的变换,寒意虽轻,却足以让花朵感到困顿,暗示着春天的脆弱与短暂。接着,“半袅垂杨,乍笼馀恨”两句,通过垂柳的轻柔与淡淡的哀愁,进一步渲染了春末夏初时节特有的伤感氛围。柳枝半垂,似乎在诉说着未尽的故事,而“笼”字则形象地描绘出一种朦胧、忧郁的意境。

“藏微晕。罗巾愁湿妆前认”两句,将镜头转向一位女子,她或许是在花前徘徊,或是对着镜中映照的自己,发现妆容已因泪水而模糊,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哀叹,也是内心情感的流露。女子的愁绪如同微晕般难以言说,却又无处不在,连罗巾都因此而湿透。

“傍帘栊、花影堆闷。香消损。”这里通过描写女子身边的环境——帘栊旁堆积的花影和逐渐消散的香气,进一步强化了她内心的压抑与孤独。花影的堆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香气的消散则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最后,“东风几负春信。凭谁讯。平波正远怜双鬓。”东风本是春的使者,但在女子看来,它似乎一次次辜负了传递春的消息,让人不禁怀疑起它的存在。她独自一人,面对着远方平静的水面,怜惜着自己的双鬓,表达了对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女子在春末夏初时节对自然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无奈与哀愁。

收录诗词(198)

沈宜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 字:宛君
  • 籍贯:苏州府吴江
  • 生卒年:1590—1635

相关古诗词

忆江南.湖上曲十二阕(其一)

湖上柳,罗带舞风轻。

烟袅千条眠晓日,丝垂万缕拂春城。飞絮落繁英。

寒食后,绿镜远山横。

自少霸陵桥上折,长如芳苑殿前盈。浑欲不胜情。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湖上曲十二阕(其二)

湖上山,一抹镜中弯。

南北峰高青日日,东西塔锁碧环环。淡扫作云环。

微雨过,满袖翠红斑。

石蹬半连烟缭绕,蔓萝深护涧潺湲。遥望四天间。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湖上曲十二阕(其三)

湖上女,高髻簇金钿。

脂粉邀人随意傅,绮罗趁体及时穿。绰约晚风前。

劳望眼,何处最婵娟。

可是行云归楚岫,疑来解佩出湘川。空惹恼人怜。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湖上曲十二阕(其四)

湖上酒,■■泛琼卮。

一石休辞倾竹叶,十千堪买醉兰枝。玉碗绿浮蚁。

春景媚,帘影曳芳时。

色映水晶甘露滴,光分琥珀落霞飞。人在习家池。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