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

南陌风光剧可怜,杨花撩乱扑秋千。

一年春事抛流水,半醉心情付别筵。

冉冉惯寻芳草岸,蒙蒙欲下夕阳天。

残红同尽无消息,又化浮萍上钓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杨花在春风中飘舞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离别的感伤。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杨花的轻盈与短暂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南陌风光剧可怜”,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节,南边的道路上,春光无限美好,却也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接着,“杨花撩乱扑秋千”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杨花随风飘舞的情景,它们似乎在追逐着秋千,却又显得那么无力与短暂。

“一年春事抛流水,半醉心情付别筵。”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春天的美好时光如同流水般逝去,而诗人的心境则如同半醉之人,既留恋又无奈,只能在别宴上寄托这份情感。这里的“别筵”不仅指离别的宴席,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

“冉冉惯寻芳草岸,蒙蒙欲下夕阳天。”这两句继续描绘了杨花在春日余晖中的飘落情景。杨花仿佛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归宿,或是依恋着那即将消失的春色。而“蒙蒙欲下夕阳天”则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夕阳的余晖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凄美。

最后,“残红同尽无消息,又化浮萍上钓船。”这两句收尾,将主题升华至更深层次。杨花与残花一同消散,无处可寻,最终化作浮萍漂泊于水面之上。这里不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也暗示了人生如浮萍,漂泊不定,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无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杨花在春末夏初时节的独特魅力,以及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

周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二十六日晓过德州河

即次停骖客梦残,又携残梦上征鞍。

小人有母忆尝食,游子离家空复还。

沙月渡头斜欲落,野风林外晓生寒。

廿年明发天涯泪,到此真成行路难。

形式: 七言律诗

客中送春

记得离家是首春,与春相伴走风尘。

而今杜宇频频唤,半饯春归半劝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桃花坞吊唐六如墓

先生胸次海天宽,只爱桃花不爱官。

荒土一抔魂魄在,满溪红雨落春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虎山桥玩月

山白月当空,平波乍摩莹。

入云淡欲无,荡水光难定。

长松倚层崖,风吹韵笙磬。

桥下渔舟归,棹歌入清听。

夜深群动息,一啸众山应。

形式: 古风 押[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