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洪佑臣给谏即题所著龙冈集(其一)

志芳行洁源无异,芳则离骚洁远游。

毋据梅花疑铁石,要只葩什导春秋。

一龙化士黄之野,九辩怀君屈者流。

草谏草时芳以洁,我从屈后一相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芳”与“洁”的概念,以及对历史人物如屈原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于高尚品质和纯洁精神的追求与向往。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芳”与“洁”视为理想人格的象征,而“离骚”、“远游”则是屈原作品的代称,暗示着诗人对屈原精神的继承与推崇。

“毋据梅花疑铁石”,这句话以梅花的坚韧不拔来比喻高尚品质,提醒人们不应因外界的困难或挑战而动摇内心的坚定。“要只葩什导春秋”,则强调了文学作品在引导社会风气、传递季节更替(即时间的流逝)中的作用,暗示诗人的创作意图不仅在于个人情感的抒发,更在于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引领。

“一龙化士黄之野”,这里可能借用了古代神话或寓言,描述了一种超凡脱俗、化身为士的英雄形象,隐喻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精神觉醒或人格升华。“九辩怀君屈者流”,“九辩”出自《楚辞》,此处可能指屈原的九篇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或他人在面对困境时应保持坚韧不拔精神的期待。

“草谏草时芳以洁”,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在草木生长的季节里,诗人通过创作来表达对正义、美好事物的坚持与赞美,体现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高尚品质的决心。“我从屈后一相求”,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追随屈原精神,寻求并实践高尚品质的愿望,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芳”与“洁”的探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致敬,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与追求,具有浓郁的文人情怀和哲学意味。

收录诗词(272)

曾广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洪佑臣给谏即题所著龙冈集(其二)

才气纵横忧国步,圣贤经济格君心。

迹殊王子居江海,机凛庄生入栗林。

故里三花应怅望,津梁一叶快幽寻。

龙冈廿卷照人血,字字化为梁甫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洪佑臣给谏即题所著龙冈集(其三)

山自蛾眉连大别,江从夹汉溯青神。

宅临巴水怜才子,村赴荆门产美人。

亡国楼台哀楚些,名家兰芷竞芳春。

莫辞接迹先贤传,试屑龙冈玉作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洪佑臣给谏即题所著龙冈集(其四)

元气华离魑魅喜,勾陈失驭动胡沙。

华颠一老抱孤愤,造膝万言陈痛嗟。

原宪商歌出金石,刘琨清泪落悲笳。

尽余亦预乾时战,以败为荣义孰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洪佑臣给谏即题所著龙冈集(其五)

句味终归非实义,宜哉师旷欲无言。

量沙休入无边海,壅土先培不贷园。

有尽心期托豪素,偶然身世寄巢痕。

持公诗说谋吾国,或赖雎麟一发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