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蓬山处处月凄迷,梦觉流莺恰恰啼。
杜牧看花曾有约,冬郎吟草半无题。
宿缘最喜兰为字,欢绪从拼絮作泥。
换取定情团扇子,春风常似玉纤携。
这首清代诗人孙原湘的《题扇(其二)》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蓬山处处月凄迷”以蓬莱仙境般的月色渲染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着梦境或远方的情感。次句“梦觉流莺恰恰啼”通过梦醒时分流莺的鸣叫,传递出一丝淡淡的离愁和生活的现实感。
第三句“杜牧看花曾有约”引用了唐代诗人杜牧赏花的典故,暗示诗人与佳人之间曾有过美丽的约定,但如今却只能在回忆中追寻。第四句“冬郎吟草半无题”中的“冬郎”可能指诗人自己,表达了创作时情感的起伏不定和内心的矛盾。
第五句“宿缘最喜兰为字”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兰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洁和纯洁,这可能是诗人对理想伴侣的期待。最后一句“欢绪从拼絮作泥”寓意着将欢乐的心情寄托于琐碎的生活细节,即使化作尘土,也愿与对方共享。
结尾两句“换取定情团扇子,春风常似玉纤携”则直接表达出诗人希望得到一把定情之扇,寓意着彼此的情感如同春风般温柔,由佳人亲手携带,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珍视。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优美,充满了古典诗词的韵味。
不详
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小谪人间萼绿华,墙头愁见石榴花。
洞房如雪帘如水,争及瑶池阿母家。
妆台花露尚沾濡,趁个朝凉云髻扶。
生性梳妆非草草,不嫌妨却睡工夫。
随意疏花插戴成,花枝颤颤若风倾。
玉搔头上双蝴蝶,翻教人看作像生。
翠纱衫子玉玲珑,坐背风前意态慵。
犹恐玉肌人看见,轻绡一尺袜当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