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久叹旌贤少,还闻剪恶多。
生材不易得,旷职欲如何。
进退皆由道,明良自有歌。
邦基百度举,不独壮山河。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蓝仁对于社会人事的观察和感慨。他感叹在当时的社会中,表彰贤能之士的机会较少,而惩治邪恶的现象却相对较多。他认为人才难得,如果官员不尽职守,将会带来严重后果。诗人强调道德原则在仕途中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遵循正道,君臣之间才能形成明君良臣的和谐关系。他还表达了对国家基础稳固、各项制度得以推行的信心,认为这些不仅增强了国家的声威,也巩固了江山社稷。整体上,这是一首寓含深意的政治抒怀诗,体现了元末明初知识分子对于社会公正与国家治理的期待。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列宿郎官位,严霜御史威。
铨衡须有见,负乘乃无讥。
经术存公正,刑章折是非。
地天交始泰,全欲慎先机。
昨日天恩及,生民解倒悬。
俘囚空在狱,羸老并归田。
和气当成岁,骄阳莫作愆。
叨逢雷雨解,喜动白头年。
周子能文士,携家入武夷。
地幽真可隐,席暖不须移。
融帐开何日,牙琴听有时。
扁舟冲野雪,卧病久相思。
闻说徵君后,犹存版筑中。
天恩何日及,世道此时穷。
黄耳书难保,青蚨箧已空。
倚门惟有母,华发对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