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常蒲溪端明二首(其二)

异邑阻登门,因风辄寄声。

方驰咫尺牍,已奠两间楹。

模仿楚人些,摩挲白傅铭。

贞元朝士几,三叹重伤情。

形式: 古风

翻译

身在异地难以上门拜访,只能借风传递声音。
刚刚写下短短书信,已经为家中双亲设下了祭奠。
仿效楚地的文体,抚摸着白居易的铭文。
想起贞元年间的朋友,不禁深深感叹那份深情厚谊。

注释

异邑:他乡。
阻:阻碍。
登门:拜访。
因风:借助风力。
辄:就。
咫尺牍:短短书信。
两间楹:家中双亲的祭奠。
楚人些:楚地文体。
白傅铭:白居易的铭文。
贞元:唐代年号。
朝士:当时的官员。
几:几乎。
三叹:多次感叹。
重伤情:深深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宗武创作的《挽常蒲溪端明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开篇“异邑阻登门,因风辄寄声”两句,通过设想在异乡因风而传递声音的情景,抒发了想要与远方亲人交流却又被距离所隔绝的心境。

接着,“方驰咫尺牍,已奠两间楹”描述了书信的往来,诗人通过书写文字来维系情感,但即便如此,也只能寄托于物质媒介之中,不及面对面的交流亲切。"模仿楚人些,摩挲白傅铭"则表明诗人在艺术创作上受到楚辞的影响,并且在字里行间寻觅古人的气息。

最后,“贞元朝士几,三叹重伤情”一句中,诗人提及了历史上的贞元年间(唐代宪宗年号),感慨于时代变迁和人事更替之下所产生的情感创痛。通过历史的长河来看待个人经历,显得更加沉重和哀伤。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远的怀念为核心,通过对自然景物、书信往来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时空的借鉴,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常蒲溪端明二首(其一)

兰省冠时英,清华晚遍更。

有年尤有德,全节复全名。

世袭乌台誉,身辞鹓阁荣。

平生扬历地,千古载廉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挽储华谷四首(其四)

归来才一见,病已不能支。

拟作岁寒友,俄成夜壑悲。

凄风吹老泪,落日照幽姿。

赓唱无从再,酸心阅旧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挽储华谷四首(其三)

世慕长生术,君尤早用功。

谈玄徒至老,养素竟成空。

身已随朝露,神应到阆风。

清言那复接,赖有注参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挽储华谷四首(其二)

处晦心常乐,安贫节愈坚。

遗书订无极,妙蕴发先天。

扬子惟存宅,龟蒙粗有田。

阨穷身至泯,遗子独青编。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