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裴季和家有竹居典簿中都国学种竹数竿想像故园之意

客舍仍栽竹,殷勤忆故园。

乱枝交窄径,轻筱拂卑垣。

曙色烟凝几,秋声月在门。

杀青编汗简,浮碧注山尊。

斸笋供春祀,行庖具夕飧。

高人频驻屐,俗士竟回辕。

虽与山林远,终无市井喧。

晋贤名未泯,唐逸兴犹存。

彷佛龟山路,依稀雁荡村。

南归遂幽息,投老更何论。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管讷的《永嘉裴季和家有竹居典簿中都国学种竹数竿想像故园之意》描绘了诗人对故园的深深怀念之情。诗中通过竹子这一意象,展现了主人裴季和的居所环境,竹枝交错狭窄的小径,轻盈的竹叶拂过低矮的墙垣,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

诗人想象着清晨竹林间的薄雾,以及秋夜月光洒入门庭的景象,寓言主人的高尚品格如同竹子般坚韧,生活简朴而有节操。他还提及了挖竹笋以供春祭和晚餐的准备,体现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主人的雅致吸引了高人常来,而俗世之人则被这里的宁静吸引,远离了尘嚣。

诗人感慨,尽管身处远离山林的都市,但这里依然保持着一份田园诗意,令人向往。他借用晋代贤人的典故和唐代隐逸之风,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仰慕。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南归后的归隐之心,以及对于年老体衰后生活的展望,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理想。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333)

管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哥行

霸州李哥年十五,出身本是娼家女。

誓死愿作良人妻,不愿随时学歌舞。

白头阿㜷不见容,籍我花名入官府。

季哥有志不得酬,终夜号咷泪如雨。

儿今未免从母命,母也须当听儿语。

净洗容颜不食荤,一钗一裙只荆苧。

唱歌得钱赡阿㜷,此身不敢辞辛苦。

东城酒楼花满烟,五陵公子罗尊俎。

众中一少忽相嘲,李哥出门气如虎。

益津县监轻薄儿,不惜黄金买同处。

阿㜷贪金不顾儿,暝地甘言密相许。

县监夜半排闼入,李哥拒之闭其户。

大言痛詈汝监邑,汝何不知民父母。

手操白刃不容狎,县监惭惶走无所。

霸州太守闻且惊,吾州此女深可取。

有子读书举秀才,年逾弱冠未婚娶。

通媒六礼议成姻,一州欢传得贞妇。

后来贼兵犯霸州,李哥与夫遭贼虏。

贼见李哥好颜色,但言杀夫不杀汝。

李哥得言即誓死,与夫同死河之浒。

乌乎李哥节义俱,赫赫声名振今古。

我今闻之多慨慷,激烈悲风起林莽。

他年观我李哥行,贼子奸臣面如土。

形式: 古风

稼村赠乡人孙原璘

我家三里汀前住,茅堂政近桃花渚。

学经不明欲归耕,佃得官田廿馀亩。

有书尽卖买农具,甘作东屯种田父。

侯疆既足把犁锄,饷妇尤能载筐筥。

田中蟊稗日自除,墙下蚕桑春可取。

秋风禾黍既登场,冬日鸡豚复盈圃。

全家衣食幸馀饶,老稚那知有辛苦。

东邻击鼓送农官,西舍烹羊祀田祖。

且喜征科一事无,况是丰年好官府。

县吏催租不下乡,半夜无人打门户。

官粮输足私债无,一村帖然如按堵。

自信于焉老此身,岂谓年来系簪组。

汨汨黄尘没马头,白水青山竟虚负。

羡君学稼如老农,久抱长材隐家墅。

奉亲菽水喜平安,教子书诗识今古。

我今不蚕亦不耕,素餐厚禄知何补。

几时上疏乞东归,白头相寻愿为侣。

与尔击壤歌尧年,五日一风十日雨。

形式: 古风

春江捕鱼图

玄真坊中老孙子,老去今年不知几。

绿蓑短短仅遮身,自小求鱼足生理。

鱼仓蟹舍小蓬门,一带编邻住江涘。

昨夜青山得雨多,门前三尺桃花水。

大家渔具都上船,水面纷然若浮蚁。

小儿捩柁立船梢,老妇供炊在篷底。

大绳属网绝中流,东船才下西船起。

须臾两船相向开,来往风波疾如驶。

前船得鱼先上城,后船回篙刺沙觜。

此宾此主尚杯盘,樵青已卧芦花里。

醒者垂钩醉者眠,东去西来随所止。

不欠官家鱼税钱,荣辱从来不干己。

我家江南山水间,烟树参差绝相似。

作客天涯未得归,一见此图心独喜。

俸钱几时当买山,小筑茅堂三泖尾。

白头方是谢官时,也学渔家从此始。

形式: 古风

题胡长史雪舟卷

万里漫漫冻云黑,六花飘飘朔风急。

富春江头行旅稀,汀鸟沙禽饥不飞。

此时先生乘一舸,拥鼻长吟篷底坐。

白鹤氅衣寒半披,东西沿洄随所之。

须臾雪深风转大,结缆归来且高卧。

妻儿冻饿甘守贫,升斗不思干故人。

东方日出徵书下,县官扣门来劝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