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孙巨源经纬集

等閒咳唾烂成文,奏牍三千世共珍。

不向人间调鼎鼐,却归天上作麒麟。

侍游曲水欢何在,敷奏延英迹已陈。

四辅当时曾避柱,熙宁天子属词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耒所作,名为《读孙巨源经纬集》。诗中表达了对前人学术成就的崇敬与自我修养的追求。

“等閒咳唾烂成文,奏牍三千世共珍。”这两句通过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学者孜孜不倦地咀嚼古籍,将其化为己用,并将研究心得整理成册,流传后世。这里的“等閒”指的是悠闲的时间,“咳唾烂成文”形象地表达了学者对经典的深入研究与消化吸收,而“奏牍三千世共珍”则强调了这份学问的宝贵和长久价值。

“不向人间调鼎鼐,却归天上作麒麟。”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高远理想的情怀。调鼎鼐即指世俗中的功名利禄之争,而麒麟则象征着道德高尚和超凡脱俗的境界。这两句传递出诗人对于物质世界的超越,以及对精神层面追求的渴望。

“侍游曲水欢何在,敷奏延英迹已陈。”这两句回忆了诗人与友人一起漫步于曲折的小溪边,享受着自然之美,而后来这些快乐的时光已经成为过去。这里的“侍游”指的是陪伴游玩,“曲水”则是优美的自然环境,“敷奏延英”则意味着展现和陈述往日的欢愉时刻。

“四辅当时曾避柱,熙宁天子属词臣。”最后两句诗人提及了历史上有才华之士在乱世中隐退,以保全自己的学问。这里的“四辅”指的是古代四方的屏障,“避柱”则是比喻避开尘俗,“熙宁天子”特指宋神宗赵顼,而“属词臣”则表明诗人将自己视作能文辞之士,承担着记录历史与传达文化的责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籍研究、个人修养和历史回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学问传承与个人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读黄鲁直诗

江南宿草一荒丘,试读遗编涕不收。

不践前人旧行迹,独惊斯世擅风流。

一尊华发江边客,万里黄茅岭外州。

虎豹磨牙九关邃,重华可诉且南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都梁夜景

浩浩黄流注渺漫,南山峰岭对巑岏。

青灯覆地严城夜,白月当天淮上寒。

酒市歌呼迷客醉,画楼灯火暗更残。

扁舟老客无馀事,拥褐高眠夜未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都梁亭下

金塔青冥上,孤城苍莽中。

浅山寒带水,旱日白吹风。

人事剧翻手,生涯真转蓬。

高眠待春涨,鲑菜伴南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都梁雪天晚望

浮梁淮面欲飞腾,金碧浮屠间玉层。

古岸萧条风捲雪,长河咽绝水浮冰。

留连淮汴残年客,蹭蹬尘埃一老僧。

闻道都梁梅未拆,可随桃李畏严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