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首(其一)

坎井鸣蛙自一天,江山放眼更超然。

情知春草池塘句,不到柴烟粪火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论诗三首(其一)》由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创作。元好问是金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往往蕴含深邃的思想与情感。在这首诗中,元好问以“坎井鸣蛙自一天,江山放眼更超然”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个人的见识与广阔的自然景观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个人视野局限性的反思以及对大自然广阔胸怀的赞美。

接下来,“情知春草池塘句,不到柴烟粪火边”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春草池塘句”可能暗指古代文人描绘自然美景的经典诗句,而“柴烟粪火边”则象征着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与平凡。元好问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高雅艺术与世俗生活的对比思考,暗示了真正的艺术灵感与情感表达不应局限于物质生活的一隅,而应超越日常琐事,触及心灵深处,与自然和谐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元好问对于诗歌艺术的深刻见解,以及他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到理解。通过对比与反思,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艺术创作本质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论诗三首(其二)

诗肠搜苦白头生,故纸尘昏枉乞灵。

不信骊珠不难得,试看金翅擘沧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论诗三首(其三)

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出一回新。

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风柳鸣蝉

轻明双翼晓风前,一曲哀筝续断弦。

移向别枝谁画得,只留残响客愁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僧寺阻雨

山气森岑入葛衣,砧声偏与客心期。

僧窗连夜萧萧雨,又较归程几日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