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禹门松径

幽岩石径苔痕曲,千峰染就高低绿。

风激梵声寒,松涛助夜湍。

云埋欹路断,日落樵归半。

新笋接篱腰,吟情渡小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山林景象。首句“幽岩石径苔痕曲”,以“幽”字开篇,营造出一种深邃、静谧的氛围,接着“石径”、“苔痕曲”则具体描绘了山路蜿蜒、青苔覆盖的情景,给人一种古朴而自然的感觉。

“千峰染就高低绿”一句,通过“千峰”与“高低绿”的对比,展现了山峦层叠、绿意盎然的壮丽景色。这里的“染就”二字,生动地描绘出了山色的浓郁与层次感。

接下来,“风激梵声寒,松涛助夜湍。”描绘了夜晚山中特有的宁静与神秘。风声、梵音、松涛与湍急的水流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与静、声与色相融合的画面,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云埋欹路断,日落樵归半。”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深与时间的流逝。云雾遮蔽了崎岖的小路,夕阳西下,归家的樵夫只有一半的身影,这样的描写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朴素。

最后,“新笋接篱腰,吟情渡小桥。”以“新笋”生长的场景结束全诗,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同时,诗人通过“吟情渡小桥”这一动作,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林的静美、时间的流转以及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

收录诗词(3)

储贞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渡江云.都门送京少之楚

长安居不易。蔽裘典尽,还理旧征袍。

念万重烟树,一鞭萧瑟,此去路方遥。

高歌且尽将离酒,莫漫牢骚。

看茫茫、古今失路,多半是吾曹。飘摇。

浮云蔽日,急雪迎风,正长途潦倒。

问年来、滔滔江汉,几许波涛。

挥毫题遍,芳洲草好,将他屈宋魂招。

休更道,置身宜在云霄。

形式: 词牌: 渡江云

点绛唇

憔悴心情,春衫试著腰围胜。

阑干闲凭,一碧疏帘静。那更东风,落尽残红径。

波光映,空明如镜。絮拂娉婷影。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春去也

恰轻寒、乍离情况。初试清和,著意将他酿。

一朝枝上杜鹃啼,麦雨葵风春又往。

纵有画屏难障。满地落红谁葬。

已知抛却惜花人,无聊只向东风想。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沁园春.送友入山采茶

十里溪山,竹粉缨峦,兰风藻川。

有蒙茸萝葛,蔽亏曦月,坦迤涧壑,向背林泉。

夕渡遄归,晨渔缓出,谷唱潭吟韵邈绵。

居此者,是秦时毛女,汉代琴仙。

人家四月开园,送君去、刚逢谷雨天。

恰晴村绿崦,数间僧灶,清江翠箬,一带商船。

拍处盈盈,焙馀冉冉,归卧回廊瘦石边。

松涛沸,正龙团乍碾,蟹眼初煎。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