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曹文晦的《和夏学可霞城高韵》,以“霞城高”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充满想象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首句“霞城高,霞城高”,直接点题,将霞光映照下的城市比作一座高耸的城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壮观的氛围。接下来,“城头看霞紫气薄,城下放火红焰交”,通过对比城头与城下的景象,展现了霞光与火焰交织的壮丽景象,色彩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黄烟腾腾眯人目,炎风烈烈吹鬓毛”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霞光与热浪交织的场景,黄烟弥漫,热风炽烈,形象地表现了夏日的酷热与壮观。接着,“台民急起霞城避,回首闾阎化荒址”两句,通过民众的反应,展现了面对自然奇观时的人类情感,同时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抗拒。
“一旦空悲赤壁风,六丁难挽天河水”两句,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最后,“霞城高,登不休,四望岂独悲吾州”两句,诗人站在霞城之上,放眼四望,不仅为自己的州郡感到悲哀,更表达了对整个世界的关注与思考。
“千岩万壑尽荆棘,置身惟有昆仑丘”两句,通过描述自然环境的恶劣,表达了诗人身处逆境而不屈的精神。“物理有穷穷则变,天定胜人人不怨”两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规律的理解与接受,以及对命运的乐观态度。“舂陵三策无路陈,安得时平话《封禅》”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和平时期能够有所作为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霞城高这一主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命运、社会的思考。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元代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