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叔全秩满归四明

三年绝境兴谁同,鸡叫桑巅犬巷中。

但欲户庭多暇日,不将鞭朴奏肤公。

相期霄汉抟风翮,每见灯花缀玉虫。

此去逢人台阁上,丁宁莫道止斋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送给即将任期满返回四明的友人林叔全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林叔全在艰难环境中坚守职责的赞赏,以及对其归乡生活的期待和祝愿。

首句“三年绝境兴谁同”,描绘了林叔全在艰苦环境中的孤独与坚韧,暗示了他任职期间所处的困境。次句“鸡叫桑巅犬巷中”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环境的清冷和偏远,以鸡鸣犬吠声衬托出友人的孤寂。

“但欲户庭多暇日”表达了诗人希望林叔全回归家居,享受宁静的日子,不必再受官场繁杂事务的困扰。然而,“不将鞭朴奏肤公”又透露出对林叔全公正无私品格的敬佩,即使离开官场,他也未曾忘记为公职尽责的精神。

“相期霄汉抟风翮”寓意林叔全志向高远,期待他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如鸟儿展翅飞翔,实现更高的理想。而“每见灯花缀玉虫”则以温馨的场景祝愿他家中常有佳兆,生活安乐。

最后两句“此去逢人台阁上,丁宁莫道止斋翁”,诗人叮咛林叔全,尽管他不再是官员,但他的学识和人格魅力仍会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希望他人不要忘记他这位曾经的“止斋翁”。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扬了友人的品质,也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福,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范大著文叔知彭州

中书世禄今无几,唐鉴家声世不多。

安得有人贤若此,忽闻去国意如何。

同朝最是头先白,知己还愁语太苛。

尽欲读书三万卷,蓬莱未必似岷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范东叔归帅潼川

楚山黄落洞庭波,背却鸡人问钓蓑。

归思甚于三峡壮,才名空自十年多。

曩游记得青灯在,后会愁如白发何。

我更有怀言不尽,故将短韵代长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郑少卿景望知建宁(其五)

屏废诚愚分,牢愁更索居。

若逢知己问,犹解课儿书。

地僻门长闭,年饥菜自锄。

相望无一字,不是故情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郑丈赴建宁五首(其二)

有志虽身健,开心在岁寒。

一时诸老尽,多见大名难。

湖海方连旱,瓯闽适少宽。

为州人不乏,千万强加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