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

策杖农家去,萧条绝四邻。

空田依垄峻,断藁布窠匀。

地薄惟供税,年丰尚苦贫。

平生饱官粟,愧尔力耕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拄着拐杖走向农家,四周寂静无人烟。
荒芜的田地沿着田埂高高低低,收割后稻草散乱在窝棚边。
土地贫瘠只能勉强交税,即使丰收依然生活艰难。
我一生享用官家粮食,深感惭愧对你们这些辛勤劳作的人。

注释

策杖:拄着拐杖。
萧条:荒凉,冷清。
绝四邻:四周无人。
空田:荒芜的田地。
断藁:收割后的稻草。
税:赋税。
贫:贫穷。
官粟:官府发放的粮食。
力耕人:辛勤耕作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手持竹杖,前往农家所见的贫穷景象。"策杖农家去,萧条绝四邻"一句,通过“策杖”这一细节,传达出年迈之人步履蹒跚的形象,同时“农家”与“萧条绝四邻”的对比,展示了农村的荒凉和隔绝。"空田依垄峻,断藁布窠匀"两句,则具体描绘了农田的荒废和杂草丛生的景象。“地薄惟供税,年丰尚苦贫”两句,揭示了农民即便在年成好时,也因土地贫瘠而无法摆脱贫困的现实。

这首诗通过对农村生活的刻画,表现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农民的艰难处境。诗人以深沉的感情和细腻的笔触,将农村的贫困和农民的辛酸生动地展现出来,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从艺术表现上看,诗中的意象鲜明,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如“策杖”、“萧条绝四邻”等细节的运用,不仅增加了画面感,还增添了诗的抒情性。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强化了主题的表达,使人读之能深刻体会到农民的不易和社会的沉痛。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赋双溪阁用蔡君谟诗声字韵

雄观今古快幽情,突兀层楼出市甍。

二水交流何处尽,孤舟不见乱山横。

丹炉寂寞仙游远,剑气萧条客恨盈。

向晚移樽话流落,可堪时听鼓鼙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道中

微风收宿霭,细路绕平皋。

石乱春溪急,山寒晓月高。

鸟声时出树,花气欲侵袍。

行役兼清赏,驱驰未觉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叠嶂

益遣归心快,愁霖喜乍晴。

树阴迎马合,波影照人清。

不见云山路,时闻樵斧声。

暮云偏有意,相伴隔溪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蔡子强挽章

擢秀词林少也奇,星轺荣耀更分麾。

世传清德名方盛,生不长年理可疑。

苏晋逃禅心淡泊,孔融好客酒淋漓。

眼看玉树埋尘土,零落交游我独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