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蕡所作的《怀碧虚观寄止庵萧炼师五首》中的第四首。孙蕡以描绘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象的融合见长,此诗便是其情感与自然景观交织的佳作。
首句“平生最有沧洲趣”,开篇即点出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向往。“一住三吴十二年”则描述了诗人在此地长久居住的经历,暗示了他对这种生活的适应与沉浸。
接下来,“愁逐乱云生隐隐,梦随孤鹤去翩翩”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融合。乱云和孤鹤分别象征着内心的纷扰与追求自由的梦想,通过云的隐现和鹤的飞翔,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的心境。
“寻真谩尔怀仙侣,炼药凭谁授秘编”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渴望追寻真理,与仙侣为伴,但又感叹于缺少指导与机会,表达了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求以及对现实局限的无奈。
最后,“目断南云心欲绝,祇今无计脱尘缘”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望向南方的云,心中充满了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却无奈于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表达了对现实的深深无力感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