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华幽居图

层层佛屋贴山腰,山下幽居胜午桥。

物外人家无税后,閒中生理足渔樵。

雁踰远障凌虚迥,人与高秋共寂寥。

何处人间景如此,便应归隐不须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世俗的画面。首句“层层佛屋贴山腰”,以层层叠叠的佛寺建筑紧贴山腰起笔,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和谐的氛围。接着,“山下幽居胜午桥”一句,将视线从高耸的佛寺转向山下的幽静居所,与午桥的宁静形成对比,突出了此处的隐逸之感。

“物外人家无税后,闲中生理足渔樵。”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居住于此的人们远离尘嚣,生活简单而自足,他们以渔樵为业,享受着自然带来的宁静与乐趣,体现了诗人对这种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雁逾远障凌虚迥,人与高秋共寂寥。”通过雁群穿越远方山峦的景象,以及人在高秋时节的孤独感,展现了大自然的辽阔与人的渺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由的渴望。

最后,“何处人间景如此,便应归隐不须招。”诗人感慨于世间难寻如此宁静美好的地方,表达了强烈的归隐之意,似乎在呼唤自己投身于这样的生活中去,不再被尘世的纷扰所牵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华幽居图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超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3)

李献甫(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子端内翰山水同屏山赋二诗(其一)前人

郑虔三绝旧知名,付与时人分重轻。

辽海东南天一柱,胸中谁比玉峥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王子端内翰山水同屏山赋二诗(其二)

万里承平一梦间,风流人物与江山。

眼明今日题诗处,却见明昌玉笋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黄华峪十绝句(其二)

树经冻雨半青黄,山入高秋老更苍。

且就同游尽佳客,不妨五日未重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黄华峪十绝句(其三)

红叶黄花风露清,比来春色不多争。

秋山却也堪人恨,白与高欢作锦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