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偶次李宾之题丁御史墨竹韵走笔成此

窥园墨竹来瑞昌,听雷一亭当中央。

西边落日影不薄,联缘南涧连东冈。

吾庐卜筑已十世,不数洋谷名筼筜。

旁邻不插麻䕸界,近道仍尽茅茨墙。

早春虇䈚动千个,儿把䒩锸翁篮匡。

微霆铃铃搜地脉,一夜苞箬过人强。

枝枝剑拔高出母,不省去岁如今长。

幅巾六月埽石坐,冷飙仿佛天雨霜。

层冰赤脚何足羡,少陵大叫胡其狂。

绿烟满眼露滴沥,赤日不怕宜壶觞。

渊府江妃动灵瑟,星官真人湿羽裳。

颇疑柝月处西极,摇落帝台甘醴凉。

横崖猛雨碎珠雹,浏泉走隙鸣宫商。

或时风贙避彪骋,有若健陈冲荒疆。

天寒夜黑山鬼泣,缺月正出当星张。

奔妻视药枯桂旁,老?上拂琼琚锵。

罡风倒揭豹尾立,蛇颈袅娜千凤皇。

前山乌鹊欻惊叫,似欲银汉支杠梁。

争飞野鸭响江澨,仄翅旅雁疑潇湘。

磥砢邛种号扶老,实中笆类名盘肠。

百年生理肯龌龊?一竿真去归沧浪。

画工苦思获一二,片纸直欲兼金偿。

彭城墨本且珍惜,况有万个青琳琅。

前者王孟端,继以夏太常,二公遗迹予昔藏。

五丁操火宝绘堂,安能缇袭百鍊刚。

即今屏迹少六逸,对君青眼睛飞扬。

此君世外果奇绝,更令天壤思王郎。

当时袁粲定俗物,吾庐未可施痴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顾景星所作,题为《竹下偶次李宾之题丁御史墨竹韵走笔成此》。诗中描绘了墨竹的生动景象,以及诗人对此的独特感受。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赞美了墨竹的高洁与坚韧,如“枝枝剑拔高出母”,“绿烟满眼露滴沥”。他将墨竹与自然景色、历史典故相结合,如“渊府江妃”、“星官真人”,展现了墨竹的灵性和文化意蕴。

诗中还提及了前人的墨竹作品,如王孟端和夏太常,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对艺术的珍视。诗人感叹自己虽不能如古人般技艺精湛,但仍能欣赏并珍藏这些佳作,体现了他对墨竹艺术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最后,诗人以“百年生理肯龌龊?一竿真去归沧浪”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志向,不愿世俗束缚,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9)

顾景星(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对酒当歌行

劝君莫忆少年事,对酒当歌莫憔悴。

老忆少年哀转多,当歌对酒可奈何?

我初二十发垂踝,长啸每效孙公和。

绿丝剃去十存一,一绺二毛鼢尾拖。

十年踪迹厌萍梗,世事反覆寻干戈。

穷搜万卷鼹饮腹,荏苒岁月江奔波。

哀吟讵有子荆句,敲■勉赓蒙叟歌。

素琴倚壁蚹蠃篆,遗挂上有蜘蛛窠。

交游开箧泪沾臆,低高宿草霜垂科。

曲眉一笑曼卿去,吐舌三叠文同过。

春风发妍花满柯,有鷕双雉闻山阿。

朱颜欲改波斯匿,流水故是恒沙河。

夜来猛雨何滂沱,飞华乱点庭前莎。

呼儿酌酒斟红螺,我今诗成儿试歌。

当歌对酒愁奈何,老忆少年哀转多。

形式: 古风

题内府所藏唐人百马卷子

开元厩马四十万,天宝从龙谁最健?

夜偃火鼓延秋门,昼争豆莝感阳店。

万里桥头百存一,骑去东宫还几匹?

当时刍秣尽凡才,急难何曾见腾逸。

此图蒲稍仅百马,毋乃乐坊教成者?

细看不是临阵姿,可惜登床汗流赭。

黄衫奚官三五人,镂花玉带绣抹巾。

羁前宝络坠金铎,覆以罗帕承锦茵。

可怜贼破西京后,此马全为承嗣有。

鼓声应节反见妖,血碎桃花死犹吼。

图藏内府已千年,相传画手南唐前。

画师有意惜奇骏,不遣驱驰供舞筵。

君看老骥还遭放,尽有骅骝气凋丧。

苜蓿难逢大宛种,苁蓉屡湿边庭瘴。

俶傥何须四百蹄,壮观争多真画师。

转思騕袅不世出,天子独乘何所之?

形式: 古风

四月三日恩旨宣放

圣德包无外,天恩许遂初。

颠危来道路,拜舞不阶除。

采药求身健,逃名愧术疏。

还山书细读,食蕨敢言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答愚山写别(其一)

先生非爱禄,老去本耽闲。

流水无心住,孤云不峦山。

会须存直道,莫只怆离颜。

我为虚名误,形骸困往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