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五首(其四)

泮林集飞鸮,食葚怀好音。

恶人谨斋沐,承祀亦居歆。

瓦石变和玉,铅铁成南金。

化恶以为美,君子当存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吕原的《古风五首》之四,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与社会转化的独到见解。

首句“泮林集飞鸮,食葚怀好音”,以泮林(泮池边的树林)中聚集的乌鸦,吃着酸甜的桑葚却发出悦耳的声音为喻,暗示即便是在恶劣环境中,也能找到美好的一面,引出下文对人的道德修养的探讨。

接着,“恶人谨斋沐,承祀亦居歆”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即使是个品行不端的人,如果能进行自我反省和道德修养,同样能够得到神灵的庇佑和民众的尊敬。这里将个人的道德修为与宗教仪式相联系,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净化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瓦石变和玉,铅铁成南金”则运用自然界的物质变化来象征道德品质的提升。原本粗糙的瓦石经过雕琢可以成为珍贵的玉石,低贱的铅铁经过熔炼可以铸造成贵重的黄金。这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描述,更是对人性中潜在美好品质的挖掘和肯定,鼓励人们通过努力改变自身,实现从平凡到卓越的转变。

最后,“化恶以为美,君子当存心”点明了主题,即通过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实践,可以将负面转化为正面,使恶变为美。作为君子,应当时刻保持这种向善的心志,不断追求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升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进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6)

吕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风五首(其五)

怀人寘顷筐,卷耳采不盈。

爵禄靡入心,饭牛有肥牲。

左规右执矩,方员岂并成。

目明非两视,耳聪非两听。

心专使二用,智者亦鲜能。

形式: 古风

春眺

端居秉高志,道与黄绮谋。

耿耿千岁怀,安能一朝酬。

青阳肇嘉节,羲驭逝不留。

树木发华滋,绿叶扬芳柔。

上有鸣春鸟,嘤嘤求匹俦。

踟蹰不能寐,揽衣起行游。

况复有良朋,分若金石投。

携手出西郭,眷言山水幽。

祓除激清波,眺远陟高丘。

西北临广路,巍巍列飞楼。

谁人为燕会,交亲结绸缪。

光景忽西驰,娱乐殊未休。

岂不念合并,欲迈路阻修。

顾望勿复道,回身驾轻舟。

折彼蕙兰花,聊以忘我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黄冈阻雪

积雨既淫溢,飞雪何漫漫。

经旬苦不止,行子多悲酸。

悲酸亦何事,匪为饥与寒。

倚门累晨暮,定省违承颜。

欲行阻泥涂,欲济愁惊湍。

冻水号江介,饥乌噪林端。

向风长太息,恨不生羽翰。

出门不自遂,诚哉行路难。

形式: 古风

秋怀

肃肃凉吹发,唧唧寒蛩吟。

春夏不自豫,况乃秋气临。

时序忽流迈,感此百忧寻。

人生诚须臾,华发易为侵。

立名亦素志,为善实所钦。

尘事日纷扰,进脩力不任。

愁怀难自遣,徒倚高梧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