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醇的《花溪春暮》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春日画面。首句“苍苍烟屿西”以烟雾缭绕的小岛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迷茫而深远的意境。接下来,“掩阁卧花溪”写诗人独居小楼,沉浸在花溪的美景中,却似乎被愁绪所困。
“春不邀愁去,莺来搅梦啼”两句,通过春天的生机与鸟鸣,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愁苦。春光无法驱散他的愁绪,而黄莺的啼叫反而打扰了他的梦境,加深了孤独和思乡之情。“他乡三月病”直接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病弱状态,春天的美好与个人的困境形成对比。
最后两句“新绿几枝齐,捣药茅檐下,空林日又低”,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寂寥。新绿的枝头虽然生机盎然,但诗人独自在茅檐下捣药,周围只有空荡的树林和渐低的阳光,更显孤独与落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春日病中的心境,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孤寂,情感深沉而富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