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浣溪沙》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与情感交织的画面。
首句“洛渚翻霙陇树幽”,以洛水边的雪景开篇,雾凇覆盖在陇树之上,营造出一片静谧而幽深的冬日景象。接着,“素华飘落树枝头”进一步点明了雪花飘落的情境,洁白的雪花点缀在枝头,增添了几分清雅与纯净。
“风随白羽傍檐浮”一句,将视线转向屋檐,微风轻拂,仿佛是白色的羽毛在空中轻轻飘浮,生动地描绘了雪花在风中舞动的姿态,同时也暗示了冬日的寒冷与宁静。
“竹叶樽清疑匣粉,梨花梦冷入香篝”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联想。竹叶如同清酒的杯中之物,让人联想到匣中的粉末,或许是指雪花的细腻与纯净;而梨花的梦境则在香篝中显得格外冷寂,香篝的温暖与梨花的冷艳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冬日景色的细腻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最后,“长亭此日最生愁”一句直抒胸臆,点明了诗人此刻的心情。在这样一个充满雪景的长亭之日,诗人内心充满了愁绪,可能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或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者是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叹。
整体而言,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雪景的美丽与哀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