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溪怀古十篇(其一)濯缨亭

皎皎居士缨,岂有尘可濯。

爱兹沧浪清,偶以斯名记。

转谷群鸽归,衢岸游鱼跃。

檐头碧梧枝,秋来垂影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皎皎居士”的人物,他以“濯缨”为亭名,表达了对清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意境。

首句“皎皎居士缨,岂有尘可濯”,开篇即点明了居士的高洁品质,仿佛他那洁白如玉的衣带,象征着对尘世污浊的不屑与远离。接着,“爱兹沧浪清,偶以斯名记”,进一步阐述了居士对清澈之水的喜爱,以及以“濯缨亭”命名的原因,暗含着对心灵纯净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转谷群鸽归,衢岸游鱼跃”,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山谷间鸽子归巢,河岸边鱼儿戏水,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通过这些景象,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居士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檐头碧梧枝,秋来垂影薄”,最后两句将视线转向亭内的景致,碧绿的梧桐树在秋风中轻轻摇曳,树影斑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这不仅映衬了居士的高洁品格,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居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高洁品质的坚守。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超越现实、充满诗意的理想世界。

收录诗词(21)

俞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贻溪怀古十篇(其二)览照亭

杖藜高山头,历览众景会。

泰摹屹若屏,黄河泻如带。

幽怀逐冥鸿,万事寄天籁。

不见玉京春,荒烟起萧艾。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贻溪怀古十篇(其三)三诏堂

猛虎正横行,孤猿发长啸。

名高世人间,三枉鹤书诏。

借笏趋朝参,天意独难料。

咫尺首阳山,清光静相照。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贻溪怀古十篇(其四)莹心亭

妖氛满世间,莹心兹得地。

瀑布岩前飞,势猛鸥乌避。

洗涤无纤尘,澄虚全浩气。

清风林表来,千载有馀意。

形式: 古风

贻溪怀古十篇(其五)九籥室

仙术秘丹经,昔人藏九籥。

幽栖白云根,保此一炉药。

吟残深雨来,梦断岩花落。

万虑正坐忘,未能看舞鹤。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