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二十六)

芦荻飕飕绿渺茫,氤氲芳草隐陂塘。

行营不解西番法,秋老谁寻玛努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边疆之地的秋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首句“芦荻飕飕绿渺茫”,以芦苇在秋风中摇曳的姿态,营造出一种空旷而静谧的氛围,绿色的芦苇在风中轻摆,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吸,给人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感觉。“氤氲芳草隐陂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芳草的香气与水塘的湿润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和谐与美丽,暗示着生命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接下来,“行营不解西番法”,这里的“行营”指的是军队的临时驻扎地,诗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边疆地区独特生活方式的尊重与理解的缺失,可能暗含了对文化差异和交流不足的感慨。“秋老谁寻玛努香”则将话题引向了对特定地方特产的探寻,玛努香可能是某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香料或植物,随着秋天的到来,它是否还能被人们发现和欣赏呢?这一问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悬念,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秋景和对当地物产的探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地方文化的独特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收录诗词(184)

纪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春帆,晚号石云。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 字:晓岚
  • 籍贯:道号观弈道
  • 生卒年:1724年6月-- 1805年2月

相关古诗词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二十七)

芳草丛丛各作窠,无名大抵药苗多。

山亭宴罢扶残醉,记看官奴采薄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二十八)

长镵木柄斸寒云,阿魏滩中药气熏。

至竟无从知性味,山家何处问桐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二十九)

照眼猩猩茜草红,无人染色付良工。

年年驿使驰飞骑,只疗秋塍八蜡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三十)

绿到天边不计程,苇塘从古断人行。

年来苦问驱蝗法,野老流传竟未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