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文人士大夫的形象,以青山为背景,主人公身着纶巾,显得儒雅风流。他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热衷于军事讨论,作为侍从之臣,积极进言献策。十年间,他的建议虽少被采纳,但仍然忠诚不渝,如同天涯沦落的故人般贫穷而坚韧。
诗人通过“秋镫乡语听鸿久”一句,暗示了主人公身处异乡,夜晚对着灯光倾听归雁的叫声,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在行军途中,他对学问的追求也未曾减退,频繁询问他人字义,显示出其好学不倦的精神。
最后,诗人以“莫望长安多踯躅,邹枚几见画麒麟”作结,表达了对主人公仕途坎坷的感慨。他提醒不要期待在京城(长安)能轻易获得晋升,像邹阳、枚乘那样才华横溢的人,也曾多次遭遇困境,难以如愿以偿。整首诗寓言深刻,展现了作者对赵宪副韫退境遇的理解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