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所作的《西湖杂感》二十首中的第十六首。诗中描绘了杭州西湖的历史变迁与自然风光,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故国的怀念。
首句“建业余杭古帝丘”,点明杭州曾是古代帝王的都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接着,“六朝南渡尽风流”一句,既赞美了六朝时期杭州的繁华与风雅,也暗含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白公妓可如安石,苏小湖应并莫愁”两句,运用典故,将白居易、谢安、苏小小、莫愁等历史人物与西湖美景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这些历史名人的怀念以及对西湖美景的赞美。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
“戎马南来皆故国,江山北望总神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山河完整的渴望与向往。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的心中依然保持着对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对祖国山河的深情眷恋。
最后,“行都宫阙荒烟里,禾黍丛残似石头”两句,以西湖边的荒凉景象为背景,形象地描绘出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无情。宫殿已成废墟,草木丛生,仿佛见证了无数兴衰更迭,给人以深深的感慨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自然和国家的情感,既有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统一的期待,情感深沉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