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岁暮感怀,用东山韵

残年倦旅,心迹一浮萍。忺酩酊。游溟涬。酒如渑。

鬓霜惊。每饭在乡井。梅破岭。松翳径。杨枝靘。

桃花圣。四时情。鹎鵊高吟,无梦不思颍。竹屋茅亭。

对明湖十里,宛转棹歌声。旧侣将迎。话生平。

忆贞元盛。诗酒兴。莺花影。曲江晴。瑶佩赠。琼楼迥。

百无成。尽飘零。众醉敢孤醒。调龙性。结鸥盟。

笳鼓竞。风尘暝。误归耕。户外沧桑,吾自爱吾鼎。

浅雪深更。拨寒炉灰看,心字转分明。百感纵横。

形式:

鉴赏

这首《六州歌头·岁暮感怀》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金兆蕃所作,以“岁暮感怀”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人生沧桑的感慨与思考。

开篇“残年倦旅,心迹一浮萍”,诗人以“浮萍”自喻,形象地表达了晚年漂泊不定、身心疲惫的状态,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接着,“忺酩酊。游溟涬。酒如渑”,通过饮酒来寻求暂时的慰藉,反映了诗人试图在醉梦中逃避现实的苦痛。而“鬓霜惊。每饭在乡井”则直接点明了岁月无情,白发已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梅破岭。松翳径。杨枝靘。桃花圣。四时情”几句,以四季之景象征人生的各个阶段,梅花开放、松树遮蔽小径、杨柳轻摆、桃花盛开,各具特色,寓意着生命的丰富多彩与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鹎鵊高吟,无梦不思颍”一句,鹎鵊的高鸣唤起了诗人对故乡颍州的深深思念,即使在梦中也无法摆脱对家乡的眷恋。接下来,“竹屋茅亭。对明湖十里,宛转棹歌声”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竹屋、茅亭、明湖、棹歌,构成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旧侣将迎。话生平。忆贞元盛。诗酒兴。莺花影。曲江晴。瑶佩赠。琼楼迥”几句,诗人回忆与老友相聚的情景,谈论往昔的辉煌岁月,以及在曲江边的诗酒欢歌、赏花观鸟的美好时光。瑶佩赠、琼楼迥,更是增添了浪漫与雅致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艺术的珍视。

最后,“百无成。尽飘零。众醉敢孤醒。调龙性。结鸥盟。笳鼓竞。风尘暝。误归耕。户外沧桑,吾自爱吾鼎”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多艰的深刻感悟,以及在纷扰尘世中保持清醒、坚守自我、追求精神自由的决心。尽管外界变化万千,但诗人依然热爱自己的生活,坚持内心的纯净与独立。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个人经历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33)

金兆蕃(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斗百花.闰花朝

漫道春浓如酒。重与百花为寿。

满庭剪彩裁缯,儿女朝来还又。

偶起窥园,嫣红渐染墙桃,嫩绿渐沾门柳。

未到春深候。能几何时,又是绿肥红瘦。

留得闰年,好与余春相守。

属付东君,从头另数番风,直到群芳齐后。

形式:

燕归梁.六桥举词社,庭有古杏,老干著花几满,百年外物也

桃李寻常故不同。占岁岁东风。江南归梦雨声中。

浑未省,为春慵。宋家诗意徐家画,纡吟管,惜芳丛。

差池新燕度楼东。画正应,夕霞红。

形式:

燕归梁.闰枝咏史馆海棠,因追忆怀右边衡和作

皂帽看花已十年。又点破晴烟。疏疏红萼瘦逾妍。

韦郎去,更谁怜。当窗且试低枝折,归路压,帽檐偏。

无多残艳照华颠。惆怅立,晚风前。

形式: 押[先]韵

台城路.戊辰九日赋秋阴,寄怀旧都同社

重阳纵自无风雨,轻阴锁断天际。

消剩烟痕,逗残日影,酿出十分秋意。新寒似水。

怎枫染添红,柳沾损翠。

对此茫茫,旧人新雁甚情味。江亭前事暗记。

画阑朱褪尽,今共谁倚。

淡彻愁心,浓遮远目,赢得平原如此。相望未已。

奈雾驿霜邮,尺书慵寄。点破沈冥,晚霞风飏起。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