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图赞.谢安石

韫玉于山,烨然不枯。我观此容,非山泽儒。

却顾何为,东山之陟。如何淮淝,乃折此屐。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东山图赞·谢安石》由宋代诗人叶梦得所作,是对东晋名相谢安石的赞美。诗中以“韫玉于山,烨然不枯”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谢安石如同蕴藏在山中的美玉,其光辉永不衰竭,寓意其品德与智慧的卓越。接下来,“我观此容,非山泽儒”,表达了对谢安石超凡脱俗形象的赞赏,认为他并非寻常的山林隐士或儒生。

“却顾何为,东山之陟”则暗示了谢安石曾隐居东山,后又出仕为官,展现了他的人生轨迹和从隐逸到入世的转变。而“如何淮淝,乃折此屐”则是对谢安石在淮水与淝水之战中表现出的非凡勇气和智慧的赞颂,其中“折此屐”可能暗指他在艰难险阻中依然坚定前行,体现了他的坚韧不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场景描绘,高度赞扬了谢安石的高尚品德、卓越才能以及在历史关键时刻所展现的英雄气概。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东山图赞.支道林

一世所驱,颠倒轩裳。是身何依,独委支郎。

从容三人,亦蹑其后。人谁无言,联一举手。

形式:

法眼禅师真赞

八万四千,大悲宝目。问此多目,孰为正观。

惟阿那律,无目而视。问此真目,毕竟安在。

是法眼者,犹为金屑。有法无眼,有眼无法。

稽首导师,五蕴皆寂。悲观慈观,等大圆镜。

颓然方床,如梦中事。山河大地,一切消陨。

形式:

诗二首(其一)

霜风猎猎将寒威,林下山僧见亦稀。

怪得吟诗无俗语,十年肝鬲湛寒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诗二首(其二)

城头晚漏鸣丁丁,窗间月落却未明。

衡阳归雁过欲尽,汝阳荒鸡初一鸣。

悠悠断梦子不记,草草微吟还独生。

成人得意须几许,一睡稍足无与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