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八首(其八)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真]韵

翻译

我正在机上织锦,耳边传来黄莺的阵阵鸣叫声,让我想起远在塞外的丈夫,不禁停下梭子,泪流满面。
虽然如今已经是阳春三月,但塞外依然是那样荒凉萧条,纵然有杨柳树也未发新叶,征人还是感觉不到春天的来临。

注释

织锦:暗用前秦苏蕙织锦为回文璇玑图的典故。
塞门,一作“寒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沉的边塞景象,通过织锦女的哀怨情感,表达了对远征将士的思念之苦。"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两句,写出了女子在织布时,听到燕子鸣叫声便不禁触动心弦,停下梭子,泪水涟涟地思念着远方的征人。这里的“莺语频”既是春日景象,也是女主人公情感的外化。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两句,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展现了边塞之寂寥与春意的不易觉察。"塞门三月"指的是边疆的三月,天气依然寒冷;"犹萧索"形容环境的荒凉与萧瑟,连带着季节的滞后感。"纵有垂杨未觉春"则是说,即便有垂丝杨柳出现在眼前,也难以让人感觉到春天的气息。

诗中通过织女对征人的思念和边塞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唐代边塞诗特有的寂寥与哀愁,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于边疆将士及其家属的同情与关切。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夜看牡丹

高低深浅一阑红,把火殷勤绕露丛。

希逸近来成懒病,不能容易向春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经故翰林袁学士居

剑逐惊波玉委尘,谢安门下更何人。

西州城外花千树,尽是羊昙醉后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南歌子词二首(其一)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南歌子词二首(其二)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