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衡山南天门

出没苍烟根,端倪太古脉。

枢维洞穴牖,虚无削高壁。

繁采垂五光,远影带一碧。

芝菌蔚霞气,土石为天色。

玄雾共昏晓,幽苔无今昔。

鸣壑响易秋,绝巘气先夕。

险通崩剥痕,冥会神鬼迹。

宁知下界雨,但睹上方黑。

盘涡绕一线,澒洞塞四极。

寥虚冥我心,玄化培我翼。

二气岌相缠,万象陡然立。

倒觉鸿濛合,俛愁象纬侧。

骖驾九神君,龙虎来迎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邓辅纶的《登衡山南天门》描绘了登山者在南天门所见的壮丽景象。首句“出没苍烟根,端倪太古脉”展现了山势隐没于浓厚的云烟之中,仿佛可以追溯到远古的脉络。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枢维洞穴牖,虚无削高壁”形象地描绘了山洞的奇特和高峻,如同窗户洞开,直入虚无。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山中色彩斑斓的景象,“繁采垂五光,远影带一碧”,五彩斑斓的光线从山巅垂落,映衬着远处的碧绿。山中的芝菌与霞气相融,天地间弥漫着神秘的气息,而古老的苔藓则见证了时光的流转。

“玄雾共昏晓,幽苔无今昔”写出了山中雾气缭绕,不分昼夜,苔藓覆盖的岩壁暗示着历史的沉淀。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自然现象,如山谷回荡的秋声和傍晚的山峰气息,揭示了山的深邃和时间的流逝。

诗人感叹山川的险峻与变迁,“险通崩剥痕,冥会神鬼迹”,并意识到人间风雨与山上的黑暗相对应。山势如盘涡般环绕,深邃的洞穴仿佛连接天地四方。这种空旷与深远让人心灵得到净化,“寥虚冥我心,玄化培我翼”。

最后,诗人感觉自己仿佛与混沌初开时的宏大宇宙融为一体,“二气岌相缠,万象陡然立”,并因之感到谦卑,担心自己在宇宙的宏伟面前显得渺小,“倒觉鸿濛合,俛愁象纬侧”。他期待着神祇的迎接,乘坐龙虎驾驭的神车,象征着登天的神圣仪式。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衡山南天门的壮丽景色,以及登山者的心灵体验,展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探索。

收录诗词(18)

邓辅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水北岩

璇折疏方源,石立敞虚殿。

奇构各户牖,殊怪或雷电。

萝薜外纠纷,蛟螭中隐见。

洞阴太始雪,气凛炎天霰。

绕窎势逾逼,突兀状屡变。

秋花垂蜂窝,古苔绣螺旋。

曲窦碍折腰,巨璞竦磨面。

风霆划双峡,日月破一线。

眢窥眩欲坠,险尽心余羡。

钟乳制颓龄,谷籁警禅倦。

叩齿漱寒玉,驰景逐奔箭。

请扫十丈崖,擘窠涴榛蔓。

形式: 古风

过岳阳追酬王壬秋巴陵城楼题壁

江山暮凄凝,西晖亦未灭。

登楼余何思,天末下微叶。

怀人阻轻驾,芳翰悚惊瞥。

弄珠凄汉游,搴兰感湘别。

即事惜睽携,举目异徂辙。

情随沅澧深,形滞江山隔。

洞庭信周险,南服资控扼。

涘渚自靡涯,升涸恒依节。

流止貌涵鉴,盈虚几时哲。

群鸥浴和风,棹女溯归月。

寸心澹元竞,千里平不竭。

岁晚淹桂舟,蘅芜犹可掇。

形式: 古风

出城西门游隐山诸洞

我有太古室,弃在城西隅。

其下清泠渊,浸漾为陂湖。

谁欤亭其间,疏凿辟榛途。

年年荷花时,拿舟侣鸥凫。

下饮空明光,倒摘青珣玕。

北陟峰巀嶪,南窥洞盘纡。

乳藻发自然,状态难为摹。

南华与道德,玄化归空无。

谁云古仙逝,蜕此真人趺。

悠然濯尘缨,恍若弄元珠。

侧凌百尺潭,欲纵千石䒀。

神膏溢盆盎,寒磴罗笙竽。

贤哉李给事,胜赏诚独殊。

如何千载下,清源日淹芜。

自哂昂藏躯,掊弃同康瓠。

不置江海间,焉能出樊笯。

敢希隐山隐,聊入壶公壶。

高枕北牖风,宁非羲皇徒。

形式: 古风

刘希陶丈放舟水月洞饯别梁君少亭临流惘然若在歧路赋此自广亦以叙离

此月无弦望,此水无渑淄。

云根绝中川,城关望见之。

桂轮何团团,金波何漪漪。

飘然回灵槎,将挂若木枝。

号风来无端,仰面飞雨垂。

林光散洲屿,窈蔼含烟滋。

人生若断飙,濛汜潜朝曦。

游目亦缱绻,岂惟河梁悲。

舟壑适相值,风月无尽时。

白石垂两足,浩歌《渔父》词。

千秋放志意,清辉长若斯。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