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招.天宁寺登高,循银湾而返

扬鞭却指银湾路,荷香旧沾衣袂。

雁背是斜阳,换西风人世。客尘浑未洗。

正回首、白云无际。帽影欹寒,角声催晚,满襟诗思。

眼底惯逢迎,卢沟外、滔滔乱流东逝。

万古此西山,拥愁鬓如睡。菊丛今日泪。

漫枨触、故园心事。楚天远,脉脉秋魂,被暮鸦呼起。

形式: 词牌: 徵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首句“扬鞭却指银湾路”,以动态的场景开篇,展现出诗人策马前行,目光投向远方的景象。接着,“荷香旧沾衣袂”一句,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通过荷香的余韵,勾勒出一种淡淡的怀旧氛围。

“雁背是斜阳,换西风人世”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对比手法,以夕阳西下、大雁南飞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客尘浑未洗”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暗示诗人内心的疲惫与迷茫。接下来,“正回首、白云无际”描绘了诗人回望时所见的广阔天空,与前文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也预示着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帽影欹寒,角声催晚,满襟诗思”几句,通过具体的意象,如倾斜的帽影、催促的角声、满襟的诗思,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此刻的心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眼底惯逢迎,卢沟外、滔滔乱流东逝”两句,通过“眼底惯逢迎”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顾,而“卢沟外、滔滔乱流东逝”则以历史长河为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

“万古此西山,拥愁鬓如睡”一句,将西山拟人化,赋予其“拥愁”的形象,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岁月沧桑、人生忧愁时的内心状态。最后,“菊丛今日泪。漫枨触、故园心事。楚天远,脉脉秋魂,被暮鸦呼起”几句,通过菊花、故园、楚天、秋魂等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故乡、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去与未来的复杂情感交织。

收录诗词(258)

陈匪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

高秋残梦,掩空庭凉雾。弱柳千条为谁舞。

祗无情日月,有美湖山,轻换了、一片斜阳笳鼓。

珠帘寒不卷,半榻茶烟,且话巴山旧时雨。

涕泪满江关,曾几西风,认黄叶、村边归路。

听隔院、疏钟一声声,便化作诗心,不成秋绪。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渡江云

轻寒欺短袂,软红醉踏,断梦拟重温。

画楼天半起,燕去谁家,冷落旧巢痕。

柔波漾碧,载短楫、曾赋桃根。

归路遥,角声吹送,次第近黄昏。纷纷。

横云征雁,噪柳飞鸦,写凄凉不尽。

还暗惊、高梧金井,啼纬秋魂。

相思岁岁花争发,愿小山、丛桂留人。

筝柱换,歌声又软梁尘。

形式: 词牌: 渡江云

玉京秋

悽晚色。新蟾弄孤照,锁寒帘隙。

尺波似箭,漂香无迹。

清角高城又起,倒飞霜、明镜生白。梦痕窄。

一重重恨,画屏能识。弱线明朝添得。

夜何其、银荷焰直。泪贮金樽,歌残琼树,思量今昔。

独鹤空山,试问讯、枝北枝南消息。倚长笛。

千里关山正隔。

形式: 词牌: 玉京秋

甘州.裂帛湖秋词,和梦窗

殢重阴、到处乱鸦啼,长空翳明星。

倚吴根残画,荒波故苑,斜日孤城。

咫尺楼台涌现,蜃气海波腥。

片叶飘红尽,流怨声声。

终古铜仙无语,问露华秋重,尘梦谁醒。

有沿堤衰柳,留眼向人青。

浸回漪、西山愁黛,拥石鳞、寒雨泣前汀。

重回首,指东华路,歌舞升平。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