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通宵奠玉乞移灾,阊阖天门午夜开。
屏翳不随风伯住,雷车争逐阿香来。
送神曲奏争加额,喜雨诗成巧夺胎。
闻说阪田犹未插,更须精意斡天回。
这首宋诗《和史君喜雨(其一)》是周南所作,表达了对及时雨的欣喜之情以及对农事的关切。首句“通宵奠玉乞移灾”描绘了人们在夜晚举行仪式,祈求将灾难转移,显示出对天降甘霖的虔诚期待。次句“阊阖天门午夜开”则象征着天庭大门在午夜时分为降雨打开,寓意神灵应允。
第三句“屏翳不随风伯住”中的“屏翳”是云神,“风伯”是风神,暗示风雨相随,云层聚集,为降雨创造了条件。第四句“雷车争逐阿香来”进一步渲染了雨神降临的场景,雷车疾驰,阿香(女神)相伴,显得生动而神秘。
第五句“送神曲奏争加额”写人们以音乐赞美神灵,希望得到更多的恩赐。第六句“喜雨诗成巧夺胎”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创作诗歌,以巧妙的言辞歌颂这场喜雨,仿佛雨水灵感来源于诗篇。
最后两句“闻说阪田犹未插,更须精意斡天回”揭示出诗人关注现实,担忧还未耕种的田地,希望天公能够继续助益,农民们能有更多丰收的机会。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深深关怀和对自然的敬畏。
不详
蚕筐无叶不成眠,眯眼黄沙障麦天。
谁遣炉烟生湿雾,立翻江水沃桑田。
雹飞邻壤同时事,春入民襦赖吏贤。
欲把丰年占覆斗,寸心应向碧霄悬。
早岁虚仁鉴,频年阔素书。
斯文谁后死,甲子正安居。
公馆初阳动,江沙海气淤。
近传肝液少,岁晚更何如。
故老凄其甚,嗟余尚庶几。
勋庸迟琬琰,顾盼有晶威。
伯氏供为子,诸生记摄衣。
凄凉葑菲恨,图得诲言归。
辍杵馀千祀,丛台此旧都。
冰花销窳瓦,组练入瀰湖。
浩荡春风在,荒亡霸业芜。
往来吴父老,藉草话城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