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新妆灼灼比花娇,隔雨看如隔雾绡。
知我欲来开小阁,累卿久立倚疏寮。
莺声自教双鬟度,燕睇先偷四目招。
可是玉楼天半迥,湘帘更复障条条。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雨中精心打扮,其美貌如同盛开的花朵般引人注目。隔着雨幕望去,她仿佛笼罩在薄雾般的轻纱之中,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之美。诗人想象着她知道自己的到来,特意打开小阁迎接,而她则在窗边的简陋居所久候,显露出期待和深情。
莺鸟的鸣叫声似乎在传递她的信息,连侍女们的发髻也随着她的喜悦而轻轻摆动。燕子更是懂得她的暗示,提前飞来,用它们的眼神向诗人示意。诗人猜测,这美丽的女子是否身处高楼之上,宛如天上的仙子,而那湘帘后的身影,却被重重的帘幕遮挡,更显得遥不可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娇媚与诗人对她的深深眷恋,以及环境的烘托,营造出一种含蓄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不详
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翠羽离披渐不才,素丝缠缚荷妆台。
几成鬓发蓬松候,却费心思约束来。
墨要浓时如意态,书须瘦绝称身材。
从今只作兰花蕊,任尔纵横莫放开。
云叶为帆藕作舟,一双神女弄珠游。
堤边柳亦争舒眼,舻后山多欲掉头。
环燕任人施月旦,尹邢各自占风流。
侍儿一种倾城色,已是桃花见面羞。
姑射仙人缥缈间,乘风一片綵云还。
眼波自注潇湘水,眉黛遥分宛委山。
梦好巳拚星独宿,情深能使月连环。
分明只坐芙蓉里,隔著轻烟不可攀。
一纸私书密语温,缄封犹自带啼痕。
愿郎自保风霜体,胜妾亲承雨露恩。
隔世有盟须结发,今生无益枉销魂。
凄凉那忍低徊读,烛下焚灰并泪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