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鍊师家住茅山窈,玉泉为池翠云绕。
丹成不随笙鹤去,酒酣击剑思燕赵。
古称燕赵多义士,京师贵官皆倒屣。
君今挟策远寻师,闻道王公新奉旨。
黄金殿下拜天子,绛节朝元从此始。
他年云外听山呼,茅山合在东封里。
此诗描绘了一位炼师隐居于茅山之幽,以玉泉为池,翠云环绕,生活清逸脱俗。炼师炼丹成功后,虽有仙鹤相伴,却未随之而去,而是醉酒之时,慷慨激昂,思念着燕赵之地的豪杰之士。诗人引用古人对燕赵多义士的赞誉,以及京师贵官对待贤才的礼遇,来衬托出炼师的非凡气度和高尚情操。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炼师此次前往京师的期待,认为他将受到王公贵族的尊敬与礼遇,甚至有望在黄金殿上拜见天子,开启新的仕途。最后,诗人预想炼师在未来的某一天,会从云端传来对山的呼唤,而茅山也将成为他在东封之地的重要驻足之处,象征着炼师不仅在修行上有所成就,其影响力也将遍及更广阔的天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炼师的超凡脱俗与高尚情操,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其未来辉煌成就的期许,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理想化的憧憬。
不详
日行三百六十五,今夕方除岁云暮。
人生忧乐百年期,又见日除当此度。
养和适情宜及时,古今中寿七十稀。
自非金石不可永,刀圭谁保长生期。
彭宣老?亦何之,不须更作送穷诗。
客闻此辞莫伤咨,樽前且醉黄金卮。
角巾归里旧儒冠,宦辙驰驱涉万端。
杨柳碧溪春昼永,梅花白雪夜窗寒。
朝廷有道容辞老,田野无羁得尽欢。
幸喜玉堂遗业在,安居留待后人看。
通真仙观欲凌虚,牝谷先生昼隐居。
玄鹤不归华表柱,白云长护紫泥书。
桐棺已化人徒仰,铁锁高悬孰可舒。
便欲束书阳羡路,青牛春晚又回车。
驹隙流光一镜悬,虚明直与绮窗连。
凿开混沌知身外,别有山川在眼前。
蓬岛秋深稽汉使,桃源春暖避秦仙。
敬亭山色看如画,熊枕围屏稳昼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