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好事近二首(其一)》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训正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女子在等待心上人归来时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状态。
首句“灯语太无凭”,以“灯语”比喻女子对心上人归来的期盼,却因灯下光影变幻而感到难以确信,暗示了她内心的不安与焦虑。接着,“还把玉钗抛卜”一句,进一步表现了女子在情感上的无助与寻求寄托的行为,通过抛掷玉钗来祈求命运的指引,反映了她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不问那人归未,问归人迟速”两句,巧妙地将焦点从直接询问对方是否归来转移到询问归途之人关于归期的信息,既体现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深切关怀,也流露出她在等待过程中的焦虑与期待。这种间接的询问方式,更增加了诗歌的含蓄美和情感的深度。
“数来又是误佳期,慵整兰汤沐”则揭示了女子在等待中错过美好时光的无奈与自责,以及面对即将到来的重逢时的懒散与犹豫。这里的“慵整兰汤沐”不仅描绘了女子准备迎接心上人时的慵懒姿态,也暗喻了她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即渴望与心上人团聚,却又因等待的漫长而感到疲惫与无力。
最后,“只怕肌香销散,待郎来装束”表达了女子对时间流逝的恐惧,担心自己精心打扮的美好形象会因等待太久而消逝,希望能够尽快与心上人相见,重新焕发生机。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女子对美的追求,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她对爱情的珍视与对相聚时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成功地刻画了一位女子在等待爱人归来时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状态,展现了爱情中的期待、焦虑、自责与渴望,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共鸣。